陆著作挽歌(其一)

世业江湖侧,郊原休沐处。

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

乡亭春水绿,昌阁寒光暮。

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形式: 古风

翻译

祖先的事业在江湖边,郊野是我休闲的地方。
独自说要五日后回归,却未提及长久的离别。
乡村渡口春水碧绿,高阁夜色显得清冷。
过去这里是白天衣锦还乡的游览,如今却成了逝者长眠的路途。

注释

世业:祖先的事业。
江湖侧:江湖边。
郊原:郊野。
休沐:休闲。
独言:独自说。
五日归:五日后回归。
千秋去:长久的离别。
乡亭:乡村渡口。
春水绿:春水碧绿。
昌阁:高阁。
寒光暮:夜色清冷。
昔为:过去是。
昼锦游:白天衣锦还乡的游览。
今成:如今成为。
逝川路:逝者长眠的路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开篇“世业江湖侧,郊原休沐处”两句,以轻松自在的情怀,选择了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作为居所。这里的“世业”指的是世间的繁忙事务,“江湖侧”和“郊原”则是诗人选择的隐逸之地,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

接着“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虽然提到了“五日归”,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时间的比喻,而非实际意义上的归去。而“未道千秋去”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漫长岁月的淡然态度,似乎在暗示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累的心境。

再下“乡亭春水绿,昌阁寒光暮”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春天的乡村水边,景色宜人,而“昌阁寒光暮”则可能是指秋末或冬初时节,阳光透过高阁而下,显得分外冷清。这里通过对比春与秋、暖与冷的场景,对诗人的情感和境界进行了更为细腻的刻画。

最后,“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两句,则是对过往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和对现状的某种肯定。在过去,可能是一种华丽而喧闹的生活(昼锦),但如今,却变成了顺着河流前进的小道(逝川路)。这里的“逝”字用得妙,有一种时光流转、事物更迭之感,诗人似乎在告别过去,接受现在,而这种变化也恰好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陆著作挽歌(其二)

归路秦城下,寒云惨平田。

故园沧海边,绿柳覆平川。

送客异他日,还舟殊昔年。

华亭有明月,长向陇头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陆著作挽歌(其三)

剑水千人石,荆江万里流。

英英有君子,才德满中州。

明道俟良佐,惟贤初薄游。

生涯一朝尽,寂寞夜台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陆著作挽歌(其四)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

鸣玉朝双阙,垂缨游两地。

朝夕既论思,春秋仍书事。

何言鲁声伯,忽下琼珠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陆著作挽歌(其五)

令德弃人世,明朝降宠章。

起居存有位,著作没为郎。

寒水落南浦,月华虚北堂。

松门一长想,彷佛见清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