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引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形式: 词牌: 华清引

翻译

每年十月驾临华清池,那里有玉池和华美的屋梁。明皇与贵妃年年来到这里洗沐享受,用珠宝组成的陪行饰物洒满路旁。
可叹啊,繁华不再,珠光宝气的双人床早已被灰尘覆盖,只剩烟雾笼罩下树色苍苍。清夜的明月依旧高悬空中,依然照着藤条环绕的围墙。

注释

平时:年年或经常。
莲汤:亦名莲花汤。
为明皇沐池;海棠汤为贵妃沐池,均在华清池内,统称为华清池。
玉甃:玉石砌成的井壁,指沐池。
琼梁:色泽晶莹的柱梁,指华丽的宫殿。
五家:指杨贵妃亲眷。
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旗帜、车盖,代指明皇。
掩:覆盖、关闭。
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
缭墙:藤条盘绕的围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皇家温泉胜地华清宫的景象。"平时十月幸兰汤",写出了皇帝在秋末冬初的十月,常来此地沐浴,享受温泉的奢华生活。"玉甃琼梁",用玉砌的池壁和雕饰精美的桥梁,展现了宫殿的富丽堂皇。

"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形象地描绘了随行人员众多,车马如潮,沿途珠光宝气的壮观场面。"翠华一去掩方床",翠华指皇帝的仪仗,这里暗示皇帝离去后,宫殿显得空寂,只剩下了寂静的床榻。

"独留烟树苍苍",通过描绘树木在月光下的朦胧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与先前的繁华形成对比。最后两句"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表达了华清宫虽然人去楼空,但月夜依然如故,仿佛历史的痕迹仍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华清宫为背景,通过描绘皇帝的游幸和宫殿的盛况,以及月夜的静谧,展现了皇家生活的豪华与变迁,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苏幕遮.咏选仙图

暑笼晴,风解愠。雨后馀清,暗袭衣裾润。

一局选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

整金盆,轮玉笋。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

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临江仙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赠王友道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渔家傲.送张元康省亲秦川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霏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