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赠王友道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谁说“东阳”人都是瘦弱的呢?你眼睛凝眸如用漆点染似的炯炯有神。琼林般的仙境终究远离尘世。试看你披着鹤毛制作的斗篷,依然像谪到人间的神仙。
休要清谈,即使挥动那玉柄的麈尾拂尘;清谈伤真,要不伤真,必须保重身体,蓄养元气。风流韵事哪里比得上道家纯真?不应该像蜀客司马相如那样,过分贪爱卓文君。

注释

东阳:原指沈东阳,即沈约。
鹤氅:鹤毛制作的斗篷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没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保器全真:保全身体和真气。
蜀客:指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因他是蜀人,故称。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临江仙·赠王友道》。从词中可以看出,苏轼在赞美他的朋友王友道。"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这两句,苏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王友道虽然外表看似消瘦,但眼神炯炯有神,犹如漆黑中的亮点。"瑶林终自隔风尘"暗示王友道超凡脱俗,不被世俗所染。

接下来的"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苏轼进一步赞美王友道的风采,比喻他像仙人一般高洁,即使穿着朴素的鹤氅,也掩不住其出尘之姿。"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表达了对王友道能保持清谈雅致,坚守内心真我的敬佩。

最后两句"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苏轼将王友道的风度与道家的纯净相提并论,认为他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墨客,更像一位追求内心纯真的隐士,而不是沉溺于红尘中的蜀地文人,只爱如卓文君般的才情女子。

整体来看,苏轼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赞扬了王友道的超凡气质、高尚品格和独特风流,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送张元康省亲秦川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霏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南乡子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

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

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