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咏史(其五)汉高庙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

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句“垓下未闻歌散楚”,借用楚汉之争的典故,暗示了楚国并未在垓下之战中溃散,暗含着对历史结局的重新审视。次句“泽中已见哭亡秦”,则将视角转向秦朝,指出秦朝的灭亡并非无声无息,而是伴随着人们的哀悼与反思。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乾坤到底归真主”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最终走向与“真主”相联系,既是对历史终局的一种哲学思考,也隐含着对权力更迭、历史轮回的深刻洞察。最后,“愁杀鸿门碎斗人”则以一种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们虽在争斗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最终却难逃历史的无情安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英雄与命运、权力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襄阳咏史(其六)光武庙

海内英雄待一呼,云龙际会入东都。

羯奴不识真人事,徼倖中原欲并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襄阳咏史(其七)楚昭王庙

一閒茅屋暗尘埃,香火凄凉几奠杯。

故国到今如传舍,后人复使后人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襄阳咏史(其八)宋玉宅

离骚经里见文章,水绿山青是楚乡。

往事一场巫峡梦,秋风摇落在东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襄阳咏史(其九)保汉公庙

将将提兵气自扬,一朝翻为沐猴忙。

得从虎口抽身去,不必雷霆怒假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