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英卓今(其一)

庭阴叶摇摇,不知此何舍。

灵立故人名,恍忽恸哭罢。

惟是供病作,棂轩敞清夏。

织簟犹未成,参差若倾卸。

犹馀两僮仆,龃龉廊庑下。

达士信所归,庶以及物化。

独有柩前灯,炯炯如辰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哀伤而宁静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诗人以“庭阴叶摇摇”开篇,以落叶在秋风中摇曳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自然的氛围,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季节的更迭。接着,“不知此何舍”,表达了对逝者所在之地的疑惑与迷茫,也暗含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灵立故人名,恍忽恸哭罢。”这两句直接点明主题,通过“灵立”(立牌位)的动作,将对故人的思念具象化,同时“恍忽恸哭罢”则描绘了悼念者内心的痛楚与情感的释放。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克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离别的哀婉与尊重。

“惟是供病作,棂轩敞清夏。”这里转而描述了悼念者在夏日里为逝者准备的居所,通过“供病作”的细节,展现了对逝者的关怀与敬意,同时也暗示了悼念者在炎炎夏日中的孤独与寂寞。

“织簟犹未成,参差若倾卸。”这两句继续描绘悼念场景,通过未完成的竹席与参差不齐的布置,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悼念过程中的忙碌与不安。

“犹馀两僮仆,龃龉廊庑下。”最后两句通过描写两位仆人在廊下忙碌的身影,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了悼念活动的持续进行,以及悼念者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整首诗通过对具体场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悼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死亡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哀伤的情感流露,也有对逝者生前生活的回忆与缅怀,以及对悼念活动本身的细致观察与感受,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沉内敛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23)

释今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英卓今(其二)

畴昔与我言,贞脆各有终。

会须出三界,静以观诸空。

奈何抱志没,所愿弗获从。

新诗日懒成,行书暂能工。

弱冠弄柔翰,当世罕其踪。

予方师尔书,犹恨失所宗。

天椓自天丧,咄嗟吾道穷。

形式: 古风

晨起阁上望秋色呈黄杯湖

朝光透檐隙,孤客晨兴候。

百感易来心,况复引东首。

园幽萃群植,窗虚爽明岫。

轻叶响深阶,微霜结寒甃。

疏落惜鸟栖,飘荡怜云骤。

缅想登高人,披衣步林茂。

养拙咏楚骚,视履观周繇。

懿彼幽潜姿,没齿泯祥咎。

形式: 古风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迢迢苦车骑。

夫婿从军行,步至太行里。

羊肠讵不险,所苦寒风飞。

隆冬振沙碛,渐渐吹我肌。

缯纩岂无温,所苦身独茕,寂寂守中闺。

何时会良人,努力破重围。

形式: 古风

失题

我有异乡客,辞家度山川。

山川修且阔,一别己经年。

愁思不能寐,复忆时岁迁。

秋风吹飞叶,明月已下弦。

披衣出郭门,不知陌与阡。

何以慰我怀,短诗不盈篇。

青青之子衿,悠悠伤我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