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正月一日游都峤山留五绝句栖真观中(其四)

叠嶪高岩耸八峰,云间紫翠郁相重。

故应洞穴通勾漏,更爱林峦接大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都峤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

首句“叠嶪高岩耸八峰”,描绘了山峰层层叠叠,高耸入云,展现出山势的峻峭与壮观。接着,“云间紫翠郁相重”一句,运用色彩对比,将山峰与云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紫翠交织、云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故应洞穴通勾漏,更爱林峦接大容”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自然景观。诗人想象山中有洞穴通往著名的道教圣地勾漏,表达了对山中隐秘世界的向往。同时,也赞美了山林的广阔与连绵,仿佛与远处的大山相连,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都峤山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庚戌正月一日游都峤山留五绝句栖真观中(其五)

石磴盘纡木茜葱,扪罗独上最高峰。

白云深处时回首,千里江山指顾中。

形式: 七言绝句

宿都峤山灵景寺

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

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

高崖敞飞檐,象纬逼参井。

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

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

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

我生忧患馀,半世泛萍梗。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

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

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

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

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

采薇与散发,此志久已肯。

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

形式: 古风

自学校之制废而戎马之患兴州县长民者不复以教育为意独容南鼎新郡庠招徕生徒弦诵之声不辍诚可嘉叹所建讲堂为名之曰育材辄成五言十韵

治世崇儒术,胶庠寓属临。

自从驰羽檄,谁复念青衿。

贤守来南纪,宏规肇泮林。

飞翚开讲庑,鼓箧拂书蟫。

采藻绣江水,仰高都峤岑。

潜消戎马气,初习雅歌音。

洙泗道非远,张姜贤至今。

栽培成楚梓,追琢见南金。

常衮闽风变,文翁蜀化深。

愿言游学者,勉副育材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浔守李侯以所蓄法书十轴相示题卷末

承平文物何富哉,宝章万笈藏蓬莱。

馀篇散落士夫手,名笔往往牙签排。

连年戎马扰河洛,锦标玉轴随飞埃。

李侯好事不忍弃,万里艰棘携南来。

炎荒相遇一笑粲,出以示我逾琼瑰。

欧虞颜柳邈已远,兰亭况复昭陵埋。

空遗妙迹刻琬琰,不若古楮存烟煤。

君谟近世称第一,笔力与古肩相挨。

醉翁工夫不在字,名望自足尊舆台。

芙蓉仙人有典则,沧浪逐客气不衰。

胸中磊落难屈折,故使心画奇而巍。

东坡行书骋姿媚,山谷草圣穷萦回。

二公文翰照千古,俯视凡马皆驽骀。

米颠碌碌不足数,运笔尚有从横才。

迩来非是无点画,追时取好如俳谐。

陆书楷法虽小学,古人用意何其能。

君看篆籀写韵语,精巧岂易容追陪。

今人万事不如古,矧以毫墨争雄魁。

嗟余病废卧都峤,何止我马云虺尵。

感时抚事百忧集,对案不复能持杯。

明窗展卷慰岑寂,坐迁旧观双眸开。

梁溪书室插架处,念远更觉增驰怀。

世间雅好无出此,绝胜宝玩琴藏雷。

于今此物未易得,愿言什袭传云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