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韵送梅纠梁现

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

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

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

五瘴由心今一洗,笑渠辟瘴嚼人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骑马轻踏着芳香的尘土,再次送别这个人去往南海之滨。
整顿郡务正需要宾客的智慧,洗清冤屈需如春天般释放公正。
期待在圣明之处下足功夫,岂能效仿世间儿女常有的愁眉苦脸。
如今心中的五种瘴气已一扫而空,嘲笑那些人为辟瘴而频繁嚼食他人。

注释

征鞍:骑马。
风软:微风轻柔。
香尘:带有香气的尘土。
斯人:此人。
南海濒:南海边。
纠郡:整顿郡务。
资宾:借助宾客的智慧。
画重:重要的决策。
洗冤:洗清冤屈。
笔头春:公正如春天。
勉期:期待。
圣处:圣明之处。
功夫到:下足功夫。
肯学:岂能效仿。
儿女颦:世间儿女的愁眉苦脸。
五瘴:五种瘴气。
今一洗:已一扫而空。
笑渠:嘲笑他们。
辟瘴:辟除瘴气。
嚼人频:频繁嚼食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开篇"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两句,通过征服的马鞍和柔软的风,以及再次送别之人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这里的“征鞍”、“香尘”都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而“南海濒”则是送别到达的地方,隐含远行和长久离别。

"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两句,作者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如同美丽的郡邑与宾客之间的交往,以及需要在春天洗净过往之错的意象,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渴望。这里“纠郡”、“宾画重”都是对美景的细腻刻画,而“洗冤须放笔头春”则表现了作者希望借助自然之力,如同春天的到来,为心灵带来净化。

"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追求。在这里,“勉期”意味着努力等待,而“圣处功夫到”则是在表达一种达到完美境界的希望。后面“肯学世间儿女颦”则表现出作者愿意学习人间情感纠葛,体会世态炎凉。

"五瘴由心今一洗,笑渠辟瘴嚼人频"两句,通过对“五瘴”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某种清理和释然。这里的“五瘴”源自道家养生之说,即身有五处不洁之物,而诗中则象征着心灵上的污秽。而“笑渠辟瘴嚼人频”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仿佛在嘲讽世间的矫饰与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美好事物、期待未来和内心清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中国古典词学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前韵送潘上舍

谦为贤业址,取履卜封留。

笔下千钧弩,胸中万斛舟。

椿庭闻诲语,米廪友名流。

连捷归蓝绶,邻翁好话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白云山见五色雀

罗浮禽五色,创见此山椒。

锦羽嬉同坠,铁冠迁最乔。

疑随仙驭过,喜趁白云招。

贵客非关我,劳渠千里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白云登阁

白云捧拥到危巅,杰阁翚飞倚半天。

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回坐见变桑田。

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日仙。

真乐无如会心处,林花野鸟亦欣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示儿用许广文韵

斐然狂简不知非,席帽何时免诮讥。

官样词章惟典雅,心腔理义要深几。

各随鹏鴳高低适,一笑鸡虫得失微。

偶未成名儿勿恨,我方追悔蹈文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