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三首(其一)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深夜中泛起清冷的瑟音,西风吹过长满翠绿藤蔓的地方。
残余的萤火虫落下如明珠般的露珠,早起的大雁掠过明亮的银河。
早晨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朗的天气下远方的山峦更加清晰。
淮南地区一片叶子飘落,我内心油然生出在烟波浩渺中的衰老之感。

注释

遥夜:深夜。
泛:漂浮。
清瑟:清冷的瑟音。
西风:秋风。
生:吹过。
翠萝:翠绿的藤蔓。
残萤:残余的萤火虫。
委:落下。
玉露:明珠般的露珠。
拂:掠过。
银河:天上的银河。
高树:高大的树木。
晓:早晨。
还:仍然。
密:繁茂。
远山:远方的山峦。
淮南:淮南地区。
一叶下:一片叶子飘落。
自:自己。
觉:感到。
老:衰老。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寂寞之感。开头两句“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通过夜晚的琴声和西风吹拂下的绿色蕨类植物,营造出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微弱的萤火虫光到清晨的雁过,以及它们与露水和月色(借“银河”代指)的交织,渲染出一幅生动的秋夜景象。

接下来的“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进一步描绘了早秋的自然美,高大的树木在清晨依然郁郁苍苍,而远处的山峦在晴朗中显得更加壮丽。最后两句“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则是诗人乘舟而行,看见水面上漂浮着的一片落叶,不禁感慨自己也像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老去,这里的“烟波”暗含了岁月流转与生命消长之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早秋的静谧、自然的美丽以及人生的沧桑感慨融为一体,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早秋三首(其二)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蹉跎青汉望,迢遰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秋三首(其三)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尊聊自持。

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秋寄刘尚书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

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早秋韶阳夜雨

宋玉含悽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

阴云迎雨枕先润,夜电引雷窗暂明。

暗惜水花飘广槛,远愁风叶下高城。

西归万里未千里,应到故园春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