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其三)

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气入草根干丰。

秋堂一笑诗相共,竹杖未化谁知翁。

非特鹰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肠中空。

脩鱼上钓开酒瓮,但欲醉我君宁同。

须饮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觉桃源风,此言当践非相笼。

百岁岂能空自窘,万顷汪汪同一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堂中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深。首句“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气入草根干丰”以武夷山为喻,赞美了山峰的峻峭与秀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秋堂一笑诗相共,竹杖未化谁知翁”则描绘了在秋日的厅堂中,诗人与友人欢笑谈诗,竹杖象征着老者的智慧与稳重,却也隐含着岁月的流逝。

“非特鹰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肠中空”两句,诗人以鹰爪茶的珍贵与芋栗的充饥,表达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物质匮乏时的满足感。接着,“脩鱼上钓开酒瓮,但欲醉我君宁同”则进一步展示了聚会的欢乐氛围,修长的鱼儿被钓起,开启酒瓮,众人共享美酒佳肴,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沉浸在这份快乐之中。

“须饮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觉桃源风,此言当践非相笼”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同畅饮,仿佛穿越到桃花源般的世界,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与快乐。最后,“百岁岂能空自窘,万顷汪汪同一本”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使年华老去,内心仍应保持宽广与充实,如同汪洋大海,无论大小,都是一体的。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情怀和哲学智慧。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其四)

春山椎鼓雀舌细,石涧垂丝鱼肉丰。

异时相逐许馀地,杖藜自号田家翁。

有年无累反观处,水天云尽涵秋空。

虽然出处有义命,必欲长往非人同。

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閒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落笔成诗今几卷,洗我烦襟求副本。

形式: 古风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导彼清泠泉,育此婵娟身。

幽哉窗户间,猗猗窥鳞鳞。

有霜能独留,无德难相亲。

乃闻曾子风,嗜好非今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简政堂

简政岂在事,养源无他心。

持守得纲领,施设从胸襟。

虚静古意远,平易人情深。

光景尘不染,悉付公馀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杨氏聚义轩

聚义归清虚,无欠亦无馀。

聚利赴嗜欲,自丧俄自续。

义在诗与书,利在金与珠。

金珠壮人颜,俯仰一世间。

我去彼不随,彼去我不观。

诗书入青瞳,藏蓄心腑中。

贻之修乃孙,操之修乃躬。

秧种秀沃壤,愿饱万腹空。

源泉洌清甃,既与还不穷。

开轩有意哉,短什嘉仙翁。

黾勉慎所交,高攀古人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