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设置了送别的背景,东江的春草似乎在为即将北上的朋友铺设一条温柔的归途。
接着,“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两句则从人物的身份和氛围转换到自然景物中,通过“官齐魏公子”揭示出行者的高贵身份,而“身逐谢玄晖”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光线相随之状,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第三句“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中,“山色随行骑”让读者感受到一同前行的景致与人物融为一体,而“莺声傍客衣”则是通过声音来营造氛围,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中,“主人池上酌”可能是在描述送别时的一种仪式或行为,而“携手暮花飞”则是对这份依依不舍的最终表达,朋友们在落花纷飞之际紧握的手,仿佛能凝固这难得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使人能够感受到送别时那份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不详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
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
万里向南湘,孤舟入桂阳。
诸侯迎上客,小吏拜官郎。
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看承雨露速,不待荔枝香。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
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江城驿路长,烟树过云阳。
舟领青丝缆,人歌白玉郎。
葛衣行柳翠,花簟宿荷香。
别有心期处,湖光满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