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汛即事

乘风才命驾轻航,回首荒城已渺茫。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门汛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句“乘风才命驾轻航”以动态的视角切入,仿佛诗人驾驭轻舟,在风中疾驰,展现出一种自由与豪迈。接着,“回首荒城已渺茫”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的壮阔与过去的荒凉形成鲜明反差,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日月与云山似乎在争夺着天空的舞台,波浪则像是在天空与大地之间起伏,生动地展现了鹿耳门汛地的壮美与动态。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则转向对地方治理与历史的回顾,新旧防汛措施的交替,以及对过去战场的指认,既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也蕴含着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

最后,“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表达了对鹿耳门汛地安全与繁荣的肯定,指出这里的稳固不仅依赖于地理的险峻,更得益于朝廷的恩泽与治理,形象地比喻为足以抵御外患的坚固堡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鹿耳门汛地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与繁荣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58)

六十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五妃墓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

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

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

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

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

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

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

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

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

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

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

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澄台观海

层台爽气豁双眸,远望沧溟万顷收。

赤雾衔将红日暮,银涛拍破碧云秋。

鲲鹏飞击三千水,岛屿平堆十二楼。

极目神州渺无际,东南形胜此间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赤嵌夕照

夕阳斜映赤嵌城,海国波恬一水平。

岛上人家烟树里,苍痕绿影护雕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鲫潭霁月

霁月浮光照,龙潭夜气清。

珠华涵止水,璧影濯流英。

野阔群峰隐,波恬两岸平。

渔灯红照处,短笛弄新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