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景山水

爱此佳山水,春来景更妍。

四郊青嶂合,孤岫白云连。

地迥轮蹄绝,峰危石磴悬。

小桥临曲涧,远浦接平田。

郁郁林间寺,潺潺竹下泉。

桑麻凝暮霭,榆柳绕晴川。

宝殿凌千尺,茅堂敞数椽。

僧归西岭月,渔钓北溪烟。

倒浸沈波塔,閒横古渡船。

楼高平见日,松老不知年。

鸟度浮岚外,鸥飞落照边。

吟筇芳草径,酒旆杏花天。

隔岸闻莺语,开轩待鹤旋。

砌苔深染黛,林籁细鸣弦。

有路通仙境,无尘远市廛。

终依丹凤阙,未结赤松缘。

家山在图画,触目思飘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的生动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到来时山水之美,以及与之相融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爱此佳山水,春来景更妍”,开门见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春天的到来使得景色更加美丽动人。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四郊青嶂合,孤岫白云连”、“地迥轮蹄绝,峰危石磴悬”等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幽静,山峦叠翠,云雾缭绕,远离尘嚣,峰顶石阶险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小桥临曲涧,远浦接平田”、“郁郁林间寺,潺潺竹下泉”等句,则将画面拉近,描绘了小桥流水、竹林清泉、寺庙静谧等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桑麻、榆柳、暮霭、晴川等元素的加入,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使画面显得更为鲜活。

“宝殿凌千尺,茅堂敞数椽”、“僧归西岭月,渔钓北溪烟”等描写,展示了宗教与世俗生活的和谐共存,宝殿高耸,茅屋简朴,僧人归途与渔夫垂钓的画面,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倒浸沈波塔,閒横古渡船”、“楼高平见日,松老不知年”等句,通过塔影、渡船、高楼、古松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赋予了空间以时间的维度,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悠长。

“鸟度浮岚外,鸥飞落照边”、“吟筇芳草径,酒旆杏花天”等描绘,通过鸟儿飞翔、鸥鸟翱翔、诗人漫步、饮酒赏花等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隔岸闻莺语,开轩待鹤旋”、“砌苔深染黛,林籁细鸣弦”等句子,通过听觉与视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远处的莺啼,看到苔藓的深绿,感受到林间的微风与自然的声音。

最后,“有路通仙境,无尘远市廛”、“终依丹凤阙,未结赤松缘”、“家山在图画,触目思飘然”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8)

商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胡忠安公

五纪朝廷士,岿然鹤发疏。

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

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应制西洋驹

天生骏骨真奇哉,贡之远自西洋来。

西洋神驹何所致,云雾晦暝初降胎。

身簇丹砂蹄削玉,月镜夹瞳耳批竹。

追风掣电气如虹,裔夷得此那敢畜。

当时皇祖御宸极,德化覆冒西南国。

海不扬波条不鸣,重译来朝靡虚日。

岂无犀象与珠贝,不贵异物贵良骥。

玉阶控献圣情怡,振鬣骄嘶如有意。

天闲自此识龙种,驽骀一见觉神悚。

孳生岁岁蕃且息,厩枥充牣如云涌。

郊坛有事备威仪,锦鞯宝络光陆离。

和鸾前道恣容与,凡马不许争驱驰。

形式: 古风

山水(其一)

浮云积翠山棱层,烟波浩渺沧江横。

就中风景如武陵,乂疑方壶与蓬瀛。

高人妙得丹青趣,展素挥毫若神助。

岩峣峭绝泻飞流,岚岫溟濛锁云雾。

枫榆隔岸羊肠绕,渔舟荡漾忘昏晓。

人间何处有此景,愿一登临散怀抱。

形式: 古风

山水(其二)

苍崖万仞高插天,银河直与南溟连。

画工绎思写缣素,天涯地角来笔端。

晴峦晓嶂空翠湿,水色湖光渺无极。

依稀远树含紫烟,隐隐平林带秋色。

梦中忽向君山游,君山一发青如虬。

觉来披图赋新句,潇湘云梦清气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