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区守斋

男儿守身如守城,枕戈待旦中屏营。

男儿守节如持盈,临深履薄时兢兢。

眼中相识满天下,孝廉孰有如先生。

先生自处良不薄,独立鸡群类孤鹤。

读书往往师古人,气象森森近台阁。

去年走马黄金台,手持白璧归去来。

闭门却埽谢宾客,雀罗门巷荒苍苔。

山中野人经岁别,重过书堂散愁结。

半篱霜色映黄花,四座清风解烦热。

主人自号守斋翁,笑杀满城黄口童。

黄口儿童且缄口,听我山翁说翁守。

世人所守田与庐,此翁自守惟诗书。

世人所守钱与帛,此翁自守惟清白。

世人所守逢与迎,此翁自守惟坚贞。

世人所守名与利,此翁自守惟道义。

翁之所守予所思,泰山乔岳遥相期。

相期白首长如此,若问儿童那得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为区守斋的男子,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如同守护城池一般坚定。诗中提到,区守斋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时,都能保持清醒和谨慎,如同临深履薄,时刻警惕。他对待朋友和家人充满孝顺和忠诚,是天下少有的君子。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区守斋的内心世界,他独善其身,如同一只孤独的鹤,不随波逐流。他通过阅读古人的书籍,汲取智慧,他的气质高雅,仿佛接近朝廷的官员。去年,他曾在黄金台上策马疾驰,手持白璧,归家后却闭门谢客,门前的雀罗(门庭冷落)和苍苔,都见证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当诗人再次拜访区守斋的书堂时,他发现四周的清风能驱散心中的愁绪,而半篱霜色映照着黄花,更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区守斋自称为“守斋翁”,以诗书为伴,远离尘嚣,让满城的孩童都感到羞愧,因为他们无法像“守斋翁”那样坚守自己的原则。

诗人最后表达了对区守斋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所坚守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或名声地位,而是更高尚的道德和理想。这种坚守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期待有一天能与他一起白首,共同坚守这份精神的财富。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赠闫季庸明府闫马卧仙受业恩师

香山老将有奇节,匣里青萍三尺雪。

自从百炼受恩多,感激良工心倍切。

当时大冶跃精金,此日上方归巨阙。

心同铁石不销磨,身老风潮岂埋没。

出匣分明见胆肝,两手摩挲五情热。

生平怀抱为知音,当阳漫与时流说。

殷勤借问报恩谁,山西夫子非等夷。

欧冶门中无钝铁,马融帐底见威仪。

文章礼乐述周孔,刑名功利皆糠秕。

有时耳提复面命,不待严父加鞭笞。

有时解衣更推食,恍惚慈母怜婴儿。

天高地厚诫罔极,日临月照均无私。

登坛未遂凌烟志,把剑还思在冶时。

我闻将军言款款,我爱将军不忘本。

閒人洞见贵人心,馀生恨识先生晚。

先生之德高且深,先生之道舒能卷。

先生之教无藩篱,先生之寿无边岸。

但愿先生百亿春,眼见玉门归定远。

酒三觞,茶七碗。高歌文水滨,永作隐泉伴。

白发参差总不知,黄河清浊休相管。

形式: 古风

芥舟行赠吴明府

坳堂之水何漭瀁,平地无风起波浪。

陆沉直到四禅天,蛟龙鱼鳖皆惆怅。

有人砥柱居中流,就地拾芥为虚舟。

江河日下不足道,从容鼓枻登瀛洲。

瀛洲去国八千里,鹍鹏奋翮抟风起。

水激波翻顷刻间,轻舟已涉坳堂水。

岸旁观者知是谁,隔江招手来迟迟。

济川用汝作舟楫,渡河焉用狂夫为。

形式: 古风

孝女挽诗

何须慧剑断恩爱,儿女痴情等三昧。

何须大药回死生,期颐殇夭皆刍灵。

君不见隐泉马卧仙,达天知命无拘牵。

一朝孝女委幻泡,悲吟抆泪中拳拳。

问君孝女得闻否,细说聪明不去口。

生来三岁识之无,率性因心成孝友。

移鞋扇枕奉晨昏,色笑承欢非暂偶。

四岁受姆训,五岁习女红。

六岁七岁知大义,德言工貌咸贯通。

年甫八岁齿加长,置身直与姬姜两。

蓬莱仙籍早知名,合浦明珠先去掌。

病中诀别语喃喃,宽譬爷娘免悲怆。

明知寿夭天有权,生顺死安归自然。

蜉蝣岂慕冥灵老,蕣华不羡赤松年。

呜呼,丈夫有女贤如此,莫怪痴情聊复尔。

痛哭天低白日昏,猿鹤闻声皆陨涕。

无由招得女英魂,万古湘江同逝水。

为君写作述哀词,留与人閒作青史。

形式: 古风

寄祝春州广文霍朝望

禄不必万钟,游不必五岳。

隐不必山林,仕不必台阁。

但愿一官清且閒,不愿杨州骑白鹤。

辞尊未必官遂卑,大儒首出称宗师。

条风偃草如反掌,新雨昭苏还及时。

井田学校相表里,文章礼乐如糠秕。

先生振铎阳春去,阳春有脚留难住。

山南山北互晴阴,日出日入成朝暮。

真机寂寞天何言,万象森罗道昭著。

雪边立遍问奇人,门外栽多桃李树。

我在罗浮读道书,五云西望怅离居。

崆峒洞里春长在,甲子山中岁欲除。

问年未信冯唐老,入世偏嫌惠远疏。

新诗题破鹅溪绢,遥托云中锦鲤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