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战乱兴师既有名,挥戈真已见风行。
岂云薄劣能驱策?实仗皇威自震惊。
烂额尚惭为上客,徙薪尤觉费经营。
主恩未报身多病,旋凯须还陇上耕。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战争背景下,军队出征的壮阔景象与王守仁对于战争胜利后,如何处理战后的复杂心情。
首联“战乱兴师既有名,挥戈真已见风行”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背景与军队行动的迅速,既有明确的目的性,又展现了军队行动的果断与效率。
颔联“岂云薄劣能驱策?实仗皇威自震惊”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军队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并非因为将领的才能,而是仰仗于皇权的威严,使得敌人不战而惊。
颈联“烂额尚惭为上客,徙薪尤觉费经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功绩的谦逊态度,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后处理战俘或敌方资源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尾联“主恩未报身多病,旋凯须还陇上耕”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即使身体多病,也渴望尽快结束战争,回到田间劳作,体现了他朴素的民本思想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激烈与复杂,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作品。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閒,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天风吹我上丹梯,始信青霄亦可跻。
俯视氛寰成独慨,却怜人世尚多迷。
东南真境埋名久,闽楚诸峰入望低。
莫道仙家全脱俗,三更日出亦闻鸡。
四山落木正秋声,独上高峰望眼明。
树色遥连闽峤碧,江流不尽楚天清。
云中想见双龙转,风外时传一笛横。
莫遣新愁添白发,且呼明月醉沉觥。
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
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
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
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