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丙申二月叔峤髯翁招游钓鱼台。台在西便门外西北十里许,裕陵避暑行宫在焉。土人名望湖楼,山色湖光,大似江乡风景,入夏尤清美,和清真韵

清宴地。宸游日下曾记。

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古亭槛,今半倚。

御题禁扁犹系。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

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

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

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

閒听渔歌,烟波里。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钓鱼台的美景以及皇家游历的盛况,充满了浓厚的历史与自然融合的气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清宴地”点明了钓鱼台作为宴饮之地的清雅氛围,“宸游日下曾记”则暗示了这里曾是帝王巡游之所,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金茎碧瓦出云霄,万翚飞起”,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建筑的雄伟壮观,仿佛宫殿高耸入云,飞檐翘角如同飞鸟般展翅欲飞,营造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

“卷帘暮雨浣西山,浮眉空翠无际”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雨后西山被洗涤得更加青翠欲滴,山色空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御题禁扁犹系”则透露出钓鱼台曾经被皇家题字的荣耀,体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当时胜事咏横汾,周庐万垒”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钓鱼台周边曾有过军事防御设施,增加了其历史的深度。接下来的“几年跸路锁东风,春云低覆寒水”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钓鱼台周围环境的变化,春风拂过,云雾低垂,湖面寒凉,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钓归舣艇趁晚市。渺湖光、如镜十里。到此若忘尘世。向前村贳酒,旗亭相对。闲听渔歌,烟波里”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钓鱼、饮酒、听歌,享受着宁静与自由。这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钓鱼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莺边细雨流光湿。燕外晴丝烟缕碧。

单衣乍御更添绵,天气阴晴浑不测。

残红冉冉东西陌。万绿濛濛芳事歇。

因循误了赏花时,三月正当三十日。

形式:

齐天乐.辛巳人日

东风又送春愁到,楼台悄无人管。

柳发髡余,梅魂苏未,应恨当时折遍。西园向晚。

剩帘卷金钩,酒疏玉盏。

玳瑁空梁,定巢惟有旧时燕。

朝来江上病酒,望青山隐隐,疑近还远。

草色萦袍,花枝剪彩,都是啼痕曾染。春心尚浅。

甚著力催齐,翠娇红怨。莫上高楼,倚阑揩泪眼。

形式:

莺啼序.上元期迩,箫鼓喧阗,顾影自怜,烦忧百种。依梦窗韵,曼声度此。自写牢愁,不计其辞之杂沓也

春声夜来四起,遍千门万户。

碧天远、玉宇高寒,珊珊明月何暮。

御街畔、鱼龙曼衍,星桥铁锁银花树。

漾晴晖、摇曳因风,荡成芳絮。

旧日东华,几辈胜侣,踏天街软雾。

醉箫鼓、游宴承平,京尘缁尽衣素。

蓦惊心、天吴蹴浪,彩云散、飘零金缕。

怕重论、青琐朝班,旧时鹓鹭。

金舆北曲,紫气西来,九重尚寄旅。

闻说道、帝城无恙,昨梦依稀,北里笙歌,南湖烟雨。

灵均顑颔,兰成萧瑟,支离东北风尘际,最销魂、一曲公无渡。

钗分镜拆,凄然更怆离鸾,玉颜寂寞黄土。

茫茫万感,漫鼓秦筝,听夜歌白苎。

试问取、余情何似,江上烟云,梦蝶逍遥,听鸡起舞。

沅湘难济,重华何在,瑶台娀女方偃蹇,莽风涛、谁是中流柱。

江南草长莺飞,招隐词成,故人在否。

形式:

兰陵王.翡仙殁后,倏忽经年,芳菲依旧,欢悰去心,怅然此怀,乌能已已

峭寒侧。帘外东风无力。

清明近、烟柳雨丝,空里冥濛弄娇碧。春来似过客。

寂寂。箫声巷陌。

谁曾信、无限古欢,一霎鹃声变今昔。伤心判鹣翼。

但想像玉容,眉恨堆积。天长地久情何极。

记花下携手,落红黏鬓,珍丛静绕数太息。

怕芳事狼藉。追忆。更悽恻。但永夜无眠,零泪沾臆。

安仁鬓影新霜白。纵月没星替,那能销释。

梁閒栖燕,定为我,也脉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