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所作的《次韵高尚朴初归草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平息后个人境遇的感慨和对乡村景象的描绘。
首句“乱定吾犹在”,写出了诗人经历战乱后的幸存之感,尽管社会动荡已止息,但诗人依然存在,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庭花草自荣”则以庭前花草的自然生长,象征着生活的继续和生机盎然。
“忧时双鬓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岁月流逝,双鬓已斑白,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而“去国一身轻”则流露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心情,暗示了他对官场纷争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墟落人烟少,关河野燹明”描绘了乡村的荒凉景象,人烟稀少,战争的痕迹清晰可见,透露出一种凄凉与宁静交织的氛围。
最后两句“田园半芜没,无力倩人耕”,诗人感叹田园荒废,自己无能为力,只能雇人耕种,表达了对农村凋敝的无奈和对恢复生产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又寓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