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问有答周遮,无言无说话堕。
直饶顽石点头,争似归堂向火。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运用了禅宗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言语与沉默、理解与无知、行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
“有问有答周遮,无言无话说堕。” 这两句描绘了在问答之间,人们往往追求言语的交流与理解,但同时也暗示了言语的局限性,即无法完全表达或理解所有事物的本质。这里的“周遮”可能指的是周到、全面的意思,强调了言语在沟通中的广泛作用,但同时也揭示了言语无法触及心灵深处的真理。
“直饶顽石点头,争似归堂向火。”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言语与行动、理解与实践的思考。顽石点头虽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象征着表面的认同或理解,但与真正回归温暖的家(“归堂”)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里强调的是行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内心的回归与内在的温暖,比任何形式的言语或表面的认同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禅宗中对于言语与行动、理解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真实体验的重视。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交流与理解,去探索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与精神归宿。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失却栏中白象儿,临风笑倒老峨嵋。
街头措大无精鉴,一夜灯前赋雪诗。
春风扫尽庭前雪,暖日催开枝上花。
物物头头皆漏泄,莫教心地乱如麻。
衲僧不用看他灯,自有从前一盏明。
坏衲蒙头面壁坐,灵光射破铁围城。
万劫轮回妄想在,一心才歇死生休。
佛魔是甚闲家具,撒手悬崖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