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劫轮回妄想在,一心才歇死生休。
佛魔是甚闲家具,撒手悬崖得自由。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生死轮回与解脱的主题。"万劫轮回妄想在",诗人指出众生在无尽的轮回中,被种种妄想所束缚,无法自拔。"一心才歇死生休",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觉悟对于摆脱生死轮回的重要性。只有当心灵得以宁静,才能真正实现生死的解脱。
"佛魔是甚闲家具",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佛与魔视为内心世界的两种对立状态,它们并非外在的存在,而是内心自我斗争的象征。"撒手悬崖得自由",则表达了通过放下内心的执念和对立,如同从悬崖上放手,最终达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解脱与自由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死、善恶等人生课题时,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从而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学道做工夫,正如人凿井。
一日见泉源,平生用不尽。
仲春天气喜初晴,燕语彫梁有好声。
曾得玄沙当日意,便能日午打三更。
沤生沤灭几千回,只为金刚眼不开。
一日爱河波浪息,始知无去亦无来。
病瘳鹤骨瘦棱棱,说妙谈玄总不能。
赖有同行木上座,是渠强健更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