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上桃花山下蹊,几人冲雨复沾泥。
怜君早得春风句,不向桃花开后题。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山上桃花山下蹊”,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山景图,桃花盛开于山顶,小径蜿蜒于山脚,色彩鲜明,层次分明。次句“几人冲雨复沾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在春雨中艰难前行的旅人之多,暗示了访友之路的不易。
接着,“怜君早得春风句”一句,转向对友人的赞美,这里的“君”指的是友人两峰师,诗人感叹友人能早早地捕捉到春天的气息,创作出美妙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和羡慕。最后,“不向桃花开后题”则是对友人独特审美情趣的赞赏,意指友人在桃花盛开之前就已创作出佳作,显示出其敏锐的感知力和超前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情感体验,更通过对比和赞美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敬仰之情。诗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深意,体现了明代文人诗风中的雅致与高远。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洞中十载费经营,历尽崎岖得坦平。
乐事渐多秋渐晚,几人还解踏歌情。
石磴巉巉苔藓残,倚锄几度凿荒寒。
后人莫指前人笑,失脚方知着脚难。
故乡久别断音书,早晚归来一室虚。
门巷似前何所别,仅无径草费芟除。
青山隐约雾中看,黄叶萧疏夕照残。
唤得渔舟来借渡,隔江人影在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