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里馆

愁人待晓鸡,秋雨暗凄凄。

度烛萤时灭,传书雁渐低。

客来知计误,梦里泣津迷。

无以逃悲思,寒螀处处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忧郁的人等待黎明的到来,秋雨中弥漫着凄凉的气息。
蜡烛在萤火虫的闪烁中时明时灭,传递书信的大雁也逐渐降低飞行高度。
来访者察觉到计划出了差错,梦中泪水模糊了视线。
无法逃避悲伤的思绪,寒冷的蝉鸣声四处回荡。

注释

愁人:忧郁的人。
晓鸡:黎明的公鸡。
秋雨:秋天的雨水。
凄凄:凄凉。
度烛:在蜡烛的照耀下。
萤:萤火虫。
雁:大雁。
低:降低。
客来:有客人来访。
计误:计划出错。
梦里:在梦中。
泣津迷:泪水模糊。
逃悲思:逃避悲伤的思绪。
寒螀:寒冷的蝉。
处处:到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与悲凉之情。"愁人待晓鸡,秋雨暗凄凄"展现了诗人在深夜里焦虑不安,等待着天亮的到来,同时秋雨的连绵不绝增加了夜晚的阴冷感。"度烛萤时灭"可能是指蜡烛和萤火虫的光芒交替闪烁,但最终都归于熄灭,暗示着希望的短暂与易逝。

"传书雁渐低"则是说通过大雁传递信息,然而雁过天高,书信难以到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客来知计误"可能意味着有人到来,但却发现了计划或安排上的错误,让诗人感到更加失望。

"梦里泣津迷"则是说即便是在梦中,诗人也无法逃脱悲伤的纠缠,泪水涟涟。最后"无以逃悲思,寒螀处处啼"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这般哀思,但四周只有寒冷的蟋蟀叫声,这种环境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秋雨、蜡烛、萤火虫、大雁等元素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哀思,以及对于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寄永嘉王十二

永嘉风景入新年,才子诗成定可怜。

梦里还乡不相见,天涯忆戴复谁传。

花倾晓露垂如泪,莺拂游丝断若弦。

愿得回风吹海雁,飞书一宿到君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郢州郎士元使君

龙节知无事,江城不掩扉。

诗传过客远,书到故人稀。

坐啸看潮起,行春送雁归。

望舒三五夜,思尽谢玄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崔十四宅问候

晓日早莺啼,江城旅思迷。

微官同寄傲,移疾阻招携。

远水闾阎内,青山雉堞西。

王孙莫久卧,春草欲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晚入宣城界

斜日片帆阴,春风孤客心。

山来指樵路,岸去惜花林。

海气蒸云黑,潮声隔雨深。

乡愁不可道,浦宿听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