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斜日片帆阴,春风孤客心。
山来指樵路,岸去惜花林。
海气蒸云黑,潮声隔雨深。
乡愁不可道,浦宿听猿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行者在春日傍晚时分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乡愁之情。
"斜日片帆阴,春风孤客心。"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一个春日傍晚时分,以斜阳和飘动的帆影为伴,只身一人行走在旅途中,心中充满了孤独感。
"山来指樵路,岸去惜花林。" 这两句则显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他不仅注意到了山中的路径,更对即将离去的花林感到珍惜和依恋。
"海气蒸云黑,潮声隔雨深。"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阴霾多雾的海边景象,潮水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深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
"乡愁不可道,浦宿听猿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无法诉说,只能借助夜宿水边时听到的猿啼声来慰藉自己,这种声音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表达深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旅途中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孤寂与乡愁,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
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日入林岛异,鹤鸣风草间。
孤帆泊枉渚,飞雨来前山。
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
赤亭仍数里,夜待安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