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海棠

春风场里一婵娟,情性脂韦气力绵。

外不自持如醉者,中无他歉若羞然。

避风皇后身倾靡,承露仙人手覆悬。

正恐梅知固相聘,含香自嗅不容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垂丝海棠》,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诗人以春风中的垂丝海棠为描绘对象,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神韵。

首句“春风场里一婵娟”,将海棠比喻为春天里的美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花朵在春风中娇艳欲滴的姿态。接下来,“情性脂韦气力绵”形容海棠花娇媚柔美,气质温婉,生命力持久。

“外不自持如醉者”进一步刻画海棠的娇态,仿佛醉酒般无法自持,引人怜爱。而“中无他歉若羞然”则写出海棠虽娇媚,但内心并无傲气,反而带着一丝羞涩,增添了其纯真之美。

“避风皇后身倾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容海棠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如同皇后般高贵而柔弱。“承露仙人手覆悬”则描绘了海棠花瓣轻盈如仙子,仿佛在承接露珠,显得清新脱俗。

最后两句“正恐梅知固相聘,含香自嗅不容传”,诗人担心梅花会嫉妒垂丝海棠的美丽,暗示海棠的香气独特,只能让欣赏者独自品味,不能轻易与人分享。

整体来看,曾丰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垂丝海棠的外在美,更揭示了其内在的高雅气质和神秘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解水石纷

江深寂无声,旁岸时㶁㶁。

推篷细听之,乃是石间滴。

固知水之鸣,多出石之激。

如何厌喧人,罪水不罪石。

吾在水石间,雅性虽嗜默。

鸣非吾敢嫌,激非吾敢责。

奉解水石纷,两各适其适。

形式: 古风

庚戌长至稚子杓觅诗赋一篇警之

芒芒草色木方枯,泱泱乾坤气又嘘。

凋岁似吾华发后,稚阳如子妙龄初。

冬寒乍热宜磨墨,日短初长好读书。

一字未之曾究竟,百年何者是权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歧竹

汉关之茅茅之英,丰城之剑剑之精。

双茅双剑龙变化,一阴一阳数生成。

我家稚竹老龙壳,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为夭矫枝,金鳞蜕作斓斑箨。

岂无他处生乾宫,震象为竹乾为龙。

震吾知是乾之变,竹谁谓非龙所钟。

潇潇声韵苍苍色,余褒二主残精魄。

不受冰摧直养刚,无容尘入虚生白。

夷齐坐看万物流,不负知音王子猷。

半夜葛陂雷雨作,二疏欲去终难留。

君不见震为龙,又为竹,竹又为龙几翻覆。

学人笑问玉版师,孰是本来真面目。

形式: 古风

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俯视四海,细于一毫。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尧舜之禅,允矣嘉躅。若稽厥龄,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遽行尧事,有断于独。

洪惟寿皇,才六十三。遽行舜事,不谋于佥。

未倦于勤,先养其恬。功成身退,道与天参。

圣人视天,递退递进。进退俱休,尧舜之运。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铢较寸量,宁啻尧舜。

尧七十六,治水云初。咨岳试鲧,不遑宁居。

高宗时则,斯庆寿馀。久与道息,心实若虚。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咨岳相禹,不遑宁止。

寿皇时则,斯巽位已。新与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几,等与大徽。此退之蚤,彼退之迟。

迟容可及,蚤孰踰斯。凡传国玺,等谓大美。

彼传之贤,此传之子。贤容可求,子孰获只。

传子若贤,一出于天。天固与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荣具庆全。退蚤若迟,一关于数。

数固与蚤,尤人所慕。慕而得之,荣全庆具。

蚤于尧舜,三十三年。独不一后,独不一先。

两朝吻合,时乃自然。舜后于尧,七岁而禅。

胡为尔稽,匪有攸恋。不欲与尧,匹休齐善。

寿皇禅意,盖与舜俱。所后七年,匪迹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高宗禅时,久旸忽雨。

雨应云何,恩洽以溥。寿皇禅时,久雨忽旸。

旸应云何,德辉以光。得天之应,诞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为三圣。用牲于庙,靡灵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决政于堂,靡怀弗畅。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天人同归,欲逃莫从。

虽父传子,亶为至公。汉唐岂无,揖逊之主。

非出本心,未为盛举。猗三圣君,真尧舜禹。

三圣一家,累洽重华。前未之有,后无以加。

小臣献颂,大而非夸。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