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亭深到芰香

十里荒寒地,亭空暑不侵。

能令尘土外,更到芰荷深。

水阁临风迥,莲舟隔浦寻。

红妆风四面,翠倚月中心。

此处闲搔首,何人泣露襟。

拍浮宜有酒,乱挽碧筒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幽静凉爽的亭子,四周环绕着荷花,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在荒寒之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夏日特有的清凉与宁静。

首句“十里荒寒地,亭空暑不侵”,开篇即点明环境的荒凉与炎热,然而亭子的存在却仿佛隔绝了外界的酷暑,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下来,“能令尘土外,更到芰荷深”进一步强调了亭子的清幽与荷花的繁盛,暗示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的地方。

“水阁临风迥,莲舟隔浦寻”两句,通过水阁与莲舟的描写,展现了空间的开阔与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而“红妆风四面,翠倚月中心”则以生动的色彩对比和月夜的静谧,描绘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红绿相映,月光如洗,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最后,“此处闲搔首,何人泣露襟”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宁静之所的闲适与思考,同时也引出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而“拍浮宜有酒,乱挽碧筒斟”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庆祝,通过饮酒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生活的乐趣,也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亭台、荷花、月色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夏景.蝉声集古寺

此寺创何年,人间几变迁。

山空千万古,声集两三蝉。

振木缲馀茧,凭风咽断弦。

助成骚国晚,惊破少林禅。

喧寂闻尘外,炎凉落照边。

客来悲世事,虫语暮钟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夏景.绿荷雨跳珠

荷外雨潇潇,舟如泊断桥。

忽惊红粉乱,又见绿珠跳。

万叶明苍水,轻风问步摇。

疏疏沾羽盖,点点溅鲛绡。

玉露明金掌,红妆湿翠翘。

佩痕留不得,立地使魂销。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夏景.扇枕

千古一黄香,庭萱昼日长。

枕闲非受热,扇举欲先凉。

畏暑侵支发,摇风愿满堂。

恨无寒水玉,琢在碧纱床。

泉涧心如棘,瑶池鬓已霜。

如何荀奉倩,只在玉人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夏景.云雨觉虚无

天欲今朝雨,云如满八区。

居然同愿望,如此竟虚无。

鹏运风犹黑,龙光电又驱。

遂成神女梦,误拟阿香呼。

酷吏踰前憯,馀民绝望苏。

皇心终不测,变化属须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