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绿荷雨跳珠

荷外雨潇潇,舟如泊断桥。

忽惊红粉乱,又见绿珠跳。

万叶明苍水,轻风问步摇。

疏疏沾羽盖,点点溅鲛绡。

玉露明金掌,红妆湿翠翘。

佩痕留不得,立地使魂销。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中的荷塘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滴在荷叶上跳跃的情景,以及雨后荷塘的清新与生机。

首句“荷外雨潇潇”描绘了雨天的景象,雨声在荷叶之外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舟如泊断桥”则通过比喻,将静止的船比作停靠在断桥边,形象地表现了雨中环境的静谧。

“忽惊红粉乱,又见绿珠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滴落在荷叶上的瞬间景象。红粉和绿珠分别指代雨滴在荷叶上形成的水珠,它们在荷叶上跳跃,既表现出雨滴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万叶明苍水,轻风问步摇”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荷塘景色。万叶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与苍茫的水面相映成趣;轻风吹过,荷叶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风的问候,展现出一种和谐与自然之美。

“疏疏沾羽盖,点点溅鲛绡”描绘了雨滴落在荷叶上的细节,疏疏的雨滴如同轻柔地覆盖在荷叶上,点点雨珠溅起,仿佛落在了鲛绡(一种丝织品)之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玉露明金掌,红妆湿翠翘”则将视角转向了雨后的露珠和荷花,玉露在金掌(荷叶)上闪烁,红妆(荷花)被雨水浸湿,翠翘(荷叶边缘)更加鲜明,这些细节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清丽与雅致。

最后,“佩痕留不得,立地使魂销”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与感慨。佩痕,指的是女子佩戴饰品留下的痕迹,这里借指雨后荷塘的美丽景象,即使想要留下这美好的瞬间,也无法做到,只能让心灵为之销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荷塘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日雨后荷塘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夏景.扇枕

千古一黄香,庭萱昼日长。

枕闲非受热,扇举欲先凉。

畏暑侵支发,摇风愿满堂。

恨无寒水玉,琢在碧纱床。

泉涧心如棘,瑶池鬓已霜。

如何荀奉倩,只在玉人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夏景.云雨觉虚无

天欲今朝雨,云如满八区。

居然同愿望,如此竟虚无。

鹏运风犹黑,龙光电又驱。

遂成神女梦,误拟阿香呼。

酷吏踰前憯,馀民绝望苏。

皇心终不测,变化属须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夏景.高风动秋声

万窍忽争号,南风动地豪。

此声何处起,到地似秋高。

草木波颓靡,乾坤暑战鏖。

有人推户外,无叶下庭皋。

寒扇怜孤影,征鞍感二毛。

豪鹰双角耸,无计剪蓬蒿。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夏景.清风左右至

风于万里外,飞动故人情。

如许殷勤至,居然左右清。

吹潮成雪色,入竹已秋声。

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

玉川从此去,列子御之行。

邂逅浮丘老,相携上五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