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赵漕子固挽诗(其一)

疏抗廷臣右,经传弟子行。

江淮归德政,蛮貊诵文章。

世路风波恶,仙家日月长。

西林曾有约,楚挽莫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他在朝廷上疏远了权臣,像经传中的弟子一样行事。
他在江淮地区推行仁政,边远地区的人民也吟诵他的诗文。
世间的道路充满艰难险恶,而仙家的世界则岁月悠长。
他曾约定在西林相聚,但如今楚地挽歌响起,让人感到凄凉。

注释

疏抗:疏远对抗。
经传弟子:指遵循经典学问的弟子。
蛮貊:古代对边远地区异族的称呼。
楚挽:楚地的挽歌,指哀悼之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赵漕子固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友的哀悼和对其德政的赞扬。首句“疏抗廷臣右”描绘了赵漕子固在朝廷中可能的刚直不阿的形象,暗示他在官场中立场坚定,敢于对抗权贵。次句“经传弟子行”则强调他学问深厚,像古代经传学者那样品行端正。

“江淮归德政”一句,提及赵漕在江淮地区施行政绩,深受百姓爱戴,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和仁德。接下来,“蛮貊诵文章”进一步赞美了他的文采,即使在偏远之地,人们也传颂他的文章。

“世路风波恶”暗指世事艰难,人生旅途充满险阻,而赵漕却能应对自如,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仙家日月长”又寓言他虽离世,但精神永存,如同仙人般超越世俗的光阴。

最后两句“西林曾有约,楚挽莫凄凉”,诗人回忆与赵漕的约定,希望在西林(可能指墓地或静谧之处)相聚,表达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并提醒自己在送别时应保持坚强,不要过于悲凉。

整体来看,虞俦通过描绘赵漕子固的品行、政绩和文学成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对故友的深情缅怀和敬仰。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阁

律身端合励冰清,莅政尤须称物平。

知是夫君深寓意,雅宜斯阁遂安名。

池幽自足龟鱼乐,林静休教虫鸟鸣。

况复官閒州似斗,不妨时此濯尘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清明

江南三月暮春天,上巳清明五日前。

红杏园林初过雨,绿杨庭院欲生烟。

无花无酒伤今日,宜麦宜蚕胜去年。

却怪山中时候早,树林深处有鸣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

宦游踪迹一浮萍,末路从公盖已倾。

方喜溪山来入社,忽惊弦管作离声。

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

从此江东还渭北,莫因契阔负诗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章枢密挽诗(其一)

当年抗疏动宸旒,骑省乌台许遍游。

稳稳枢庭方缓步,骎骎揆路却回头。

空馀荣锦开三径,犹有甘棠蔽两州。

浮世功名俱一梦,不须夜壑怪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