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应天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夜独处时的心境和情感。
"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夜景象。"丽花斗靥"中的"斗靥"指的是花朵盛开如同美女的眉目,"清麝溅尘"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麝香的清香比喻春夜的气息。"春声遍满芳陌"表达了春天的声音充斥在每一个角落。
"竟路障空云幕,冰壶浸霞色。芙蓉镜,词赋客。竞绣笔、醉嫌天窄。" 这几句中,作者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春日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愫。"竟路障空云幕"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画面,道路两旁是如云似雾的花树。"冰壶浸霞色"则是在形容月光下的景致,月光透过冰清的酒壶,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接下来的几句"芙蓉镜,词赋客。竞绣笔、醉嫌天窄。" 中,作者提到了芙蓉镜,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心境或情感状态,而非实指某种物品。"词赋客"则是在表达诗人自己是一个以写作为乐的旅人。"竞绣笔、醉嫌天窄"中,作者用"竞绣笔"形容自己的创作热情,但同时又有"醉嫌天窄"的情感,这里可能是指生活空间狭小,而心灵渴望自由。
"素娥下,小驻轻镳,眼乱红碧。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凌波恨,帘户寂。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这几句中,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素娥下"中的素娥可能是指月亮,而"小驻轻镳"则是在描绘夜晚的宁静。"眼乱红碧"形容的是春日里花开花落的一片繁华景象。
接下来,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如"前事顿非昔"与"浑与世相隔",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感。"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则是在描绘一个荒凉而又充满怀旧气息的夜晚场景。
最后几句"凌波恨,帘户寂。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中,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凌波恨"和"帘户寂"表达了深夜中的孤独与无奈,而"听怨写、堕梅哀笛"则是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和悲凉。"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中,作者站在雨中的河桥上,聆听着雨滴落在水面的声音,这种场景增添了整首诗的寂寞与沉思气氛。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夜美好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