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夷则商吴门元夕

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

竟路障空云幕,冰壶浸霞色。芙蓉镜,词赋客。

竞绣笔、醉嫌天窄。素娥下,小驻轻镳,眼乱红碧。

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

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凌波恨,帘户寂。

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应天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夜独处时的心境和情感。

"丽花斗靥,清麝溅尘,春声遍满芳陌。"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夜景象。"丽花斗靥"中的"斗靥"指的是花朵盛开如同美女的眉目,"清麝溅尘"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麝香的清香比喻春夜的气息。"春声遍满芳陌"表达了春天的声音充斥在每一个角落。

"竟路障空云幕,冰壶浸霞色。芙蓉镜,词赋客。竞绣笔、醉嫌天窄。" 这几句中,作者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春日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愫。"竟路障空云幕"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画面,道路两旁是如云似雾的花树。"冰壶浸霞色"则是在形容月光下的景致,月光透过冰清的酒壶,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接下来的几句"芙蓉镜,词赋客。竞绣笔、醉嫌天窄。" 中,作者提到了芙蓉镜,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心境或情感状态,而非实指某种物品。"词赋客"则是在表达诗人自己是一个以写作为乐的旅人。"竞绣笔、醉嫌天窄"中,作者用"竞绣笔"形容自己的创作热情,但同时又有"醉嫌天窄"的情感,这里可能是指生活空间狭小,而心灵渴望自由。

"素娥下,小驻轻镳,眼乱红碧。前事顿非昔,故苑年光,浑与世相隔。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凌波恨,帘户寂。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这几句中,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素娥下"中的素娥可能是指月亮,而"小驻轻镳"则是在描绘夜晚的宁静。"眼乱红碧"形容的是春日里花开花落的一片繁华景象。

接下来,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和反衬手法,如"前事顿非昔"与"浑与世相隔",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感。"向暮巷空人绝,残灯耿尘壁"则是在描绘一个荒凉而又充满怀旧气息的夜晚场景。

最后几句"凌波恨,帘户寂。听怨写、堕梅哀笛。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 中,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凌波恨"和"帘户寂"表达了深夜中的孤独与无奈,而"听怨写、堕梅哀笛"则是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和悲凉。"伫立久,雨暗河桥,谯漏疏滴"中,作者站在雨中的河桥上,聆听着雨滴落在水面的声音,这种场景增添了整首诗的寂寞与沉思气氛。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夜美好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杏花天

鬓棱初剪玉纤弱。早春入、屏山四角。

少年买困成欢谑。人在浓香绣幄。

霜丝换、梅残梦觉。夜寒重、长安紫陌。

东风入户先情薄。吹老灯花半萼。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重午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咏汤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悴憔文园病起。

停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紫檀晕浅香波细。肠断垂杨小市。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

乘鸾归后,生绡净剪,一片冰云。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形式: 词牌: 极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