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琵琶仙·立春前一日和行严清水溪看梅见怀之作》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琵琶仙为词牌,表达了对梅花凋零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词的开篇通过“羌管轻吹”和“乱落江梅如雪”,描绘了早春时节,梅花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着,“篱外修竹娟娟,相依更愁绝”借竹子的孤独与梅花的凋零,寄托词人的离愁别绪。
“春讯好、刚期半日,甚芳妩、已成销歇”写出了春天的美好短暂,以及梅花的迅速凋谢,暗示时光易逝,美好不再。接下来,“玉垒閒云,金微旧曲,斗换悲噎”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词人内心的哀伤和对往昔的追忆。
“料还记、江北江南,步宵影、明妃弄佩玦”借汉朝王昭君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分别后各自境遇的想象。词的后半部分,“千载石湖佳韵,只词仙能说”是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美,希望他能将这份情感传承下去。
结尾,“邀杖履、清溪数亩,共玉人、迤逦看月”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赏月色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相聚的渴望。然而,“肯念寂寞空山,怨歌初阕”又回到现实,感叹即使有此美景,也难掩心中的孤寂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