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乞归怀寄中立王孙

银榜仙宫桂满岩,何时雪夜挂孤帆。

枕中鸿宝新来注,海上鱼书旧日缄。

千里归心看短剑,百年病骨付长镵。

王孙苑路今应近,芳草春风点碧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在病中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王孙的思念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银榜仙宫桂满岩,何时雪夜挂孤帆”,以“银榜”、“仙宫”、“桂满岩”等意象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归隐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何时雪夜挂孤帆”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能够乘风破浪、自由航行的期待。

颔联“枕中鸿宝新来注,海上鱼书旧日缄”,通过“鸿宝”和“鱼书”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知识追求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鸿宝可能指的是珍贵的书籍或知识,而鱼书则是古代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这里用来比喻友人间的通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友人书信的珍视。

颈联“千里归心看短剑,百年病骨付长镵”,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感慨。千里归心,意味着诗人渴望远离病痛,回到自然之中;短剑和长镵分别代表了农耕生活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暗示了诗人希望过上简单、自由的生活。

尾联“王孙苑路今应近,芳草春风点碧衫”,以“王孙苑路”象征友人所在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芳草春风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后一句“点碧衫”可能是诗人想象中友人穿着碧色衣物,在春风中漫步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理想。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都门留别诸丈

不缘多病壮心消,敢向清时远市朝。

三殿恩华淹日月,十年归梦落渔樵。

宫云欲散飘衫袖,别酒初醒见柳条。

最是河梁分手地,桃花潭水碧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潞河寄都下旧游

承恩霄汉苦思归,祗忆深山长蕨薇。

去汉梁鸿藏姓字,还邛司马借恩辉。

身轻已觉愁颜改,战胜应看病骨肥。

回首金闺多旧好,别时情思各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嘉靖壬戌从三兄无择下第同归有过桃花口诗至万历已夘请告南还复过此地咏兄旧句怅然有感用韵追和

廿载津亭唱棹过,依然烟柳夹长河。

花源尚记来时路,鸿影空怜旧日歌。

人代三朝看过隙,生涯万事付流波。

双棠旧馆应无恙,独抚遗编思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除夕呈二兄

乡闾风土弟兄居,冉冉年光岁又除。

胜里金花聊共赏,尊中柏叶肯教虚。

居邻碧海三山路,交绝长安七贵书。

犹有谢家辞翰在,春山游眺许谁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