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太初归剡原袁来杭宿传法寺寺在德寿宫北今行路及园即宫旧址

大雷山下鄞江口,石湿落星海涵斗。

莓苔琐窗居鬼神,散发天衣夜行酒。

百年绮语堕凡尘,刘公不还谢公走。

祇今零落三秋霜,犹说先朝人物薮。

道逢袁家美年少,欲挽吴潮归两袖。

自言学出戴君门,又说舒君忘年友。

舒君白头爪尘垢,戴君业成衣露肘。

君来何处觅知音,吊古凄凉无老叟。

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

不如归食空江槎,初生淡菜如珠母。

风帆送客来夷洲,白帢青衫谈不朽。

君不见君今宿寺多鄞僧,耆旧能言几人在。

隔墙食柏秋麝过,废石坡陁旧南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翱与友人袁太初在大雷山下的鄞江口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共同回忆往事、感慨时光流逝的主题。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大雷山下鄞江口,石湿落星海涵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山川与星辰交相辉映,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莓苔琐窗居鬼神,散发天衣夜行酒”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他们居住在莓苔覆盖的窗前,散发飘逸,夜晚饮酒,充满诗意。

“百年绮语堕凡尘,刘公不还谢公走”两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叹,他们的才华虽高,却难以逃脱世事的束缚,最终归于平凡。接下来,“祇今零落三秋霜,犹说先朝人物薮”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有零星的记忆留存。

“道逢袁家美年少,欲挽吴潮归两袖”描绘了诗人与年轻友人的相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自言学出戴君门,又说舒君忘年友”则点明了友人之间的师承关系和深厚的友谊。

“舒君白头爪尘垢,戴君业成衣露肘”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位友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一个年老体衰,一个事业有成但生活简朴,体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君来何处觅知音,吊古凄凉无老叟”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追忆。最后,“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还有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刘先生,名肩吾,闽中词赋天下无。

当年战艺誇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

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

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

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

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

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

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

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

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形式: 古风

拟古二首(其一)

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

人生弃井邑,寄处终为客。

常怀坟墓思,永夜良局蹐。

秋风吹蓬颗,累累如布奕。

上为考与曾,下为叔与伯。

岂无故鬼悲,翻念远行役。

服药得神仙,去后唯留迹。

忽梦南游云,相逐孤飞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拟古二首(其二)

峤南毒草花,离离北潭址。

洗花潭洞中,水黑鱼尽起。

岂无建溪芽,投之以方匕。

南山有雨来,百毒化为水。

临流招故人,洗发弄清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

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

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