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半山间忽见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约一笑花下

缘云梯径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

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粗俗。

淡烟疏雨罗浮村,万里相将跨黄鹄。

形式: 古风

翻译

沿着云梯小径穿过树林,深秋时节山中寒冷,风吹折了树木。
花神为我绽放春天的美丽,满眼的繁花让我心生愁绪。
有一位美人住在幽深山谷,她的笑容仿佛在嘲笑山间的粗陋。
轻烟细雨中的罗浮村,我愿与她共乘黄鹄,飞越万里的距离。

注释

缘云梯:攀缘云雾的小路。
岁晚:深秋季节。
风折木:风吹得树木折断。
发春妍:展现春天的美丽。
惊愁目:令人惊讶的美丽,却也引发愁思。
在空谷:居住在偏远的山谷。
似笑漫山:笑容如同照亮山谷,显得与众不同。
总粗俗:与周围的环境相比显得不平凡。
淡烟疏雨:朦胧的烟雨。
罗浮村:地名,可能指某个隐秘的乡村。
万里相将:跨越遥远的距离。
跨黄鹄:乘坐传说中的大鸟黄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山间景象。"缘云梯径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两句,通过攀云的小路和寒风中断裂的树枝,勾勒出一个冬天山野凄清而又神秘的画面。

接着的"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诗人似乎在感慨于即将到来的春意,却也因为季节更替带来了一丝哀愁。这里的“司花”指的是掌管花开的神灵,而“春妍”则是春天的美好。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粗俗"一句,诗人眼中的美人不仅仅是在自然之中,更像是与山野融为一体。这里的“美人”可能是指桃花,而“空谷”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淡烟疏雨罗浮村,万里相将跨黄鹄",描绘的是一个蒙蒙细雨中的小村落,以及诗人想要远离尘世,与仙鹤一同飞跃的愿望。这里的“淡烟”、“疏雨”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氛围,而“万里相将跨黄鹄”则表达了诗人的高远志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冬日山间偶遇桃花时所感受到的惊喜和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态度。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北亭

北风无时休,荒山路绵绵。

老马被吹扬,却立不肯前。

我仆行且仆,竟日数里间。

悠然欲何适,正坐归无田。

形式: 古风

古有采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于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戏为鞠茱补阙其体则准之简文(其一)茱萸

落英拾秋鞠,委佩纫芳兰。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

吴茱味苦辛,奚亦登君盘。

囊纱萦臂玉,恍记汝南山。

黄鹄招不来,仙子何时还。

形式: 古风

古有采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于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戏为鞠茱补阙其体则准之简文(其二)采菊

红尘著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

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

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自闲。

形式: 古风

古梅

幽栖地僻经过少,花径不曾缘客扫。

积雪飞霜此夜寒,不知明月为谁好。

公来肯访浣花老,但话宿昔伤怀抱。

忽忆两京梅发时,巡檐索共梅花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