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引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秦地的乌鸦哑哑叫,夜晚在长安官员的家中啼鸣。
官员犯了罪被关进牢狱,家人变卖家产准备赎回他。
年轻的寡妇起身倾听夜里的乌鸦叫声,知道可能是官府发布了赦免令。
她欣喜地下床,不再入睡,天还没亮就上堂向公婆报喜。
年轻寡妇对啼叫的乌鸦说,你啼叫时要真实,别误传消息。
我将借用庭院的树木为你搭建高高的鸟巢,每年都会保护你的幼鸟不受伤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夜啼的乌鸦传递了赦免消息给囚徒家庭的喜悦。诗中的“秦乌啼哑哑”设定了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氛围,乌鸦的啼叫似乎在长安城中传达着某种信息。紧接着,“夜啼长安吏人家”具体指明了这信息的接收者是官宦之家。

诗中的吏人因得罪而囚禁,家庭为了赎回亲人,不惜倾家卖产,这反映了古代法律制度的严酷以及普通百姓的无奈。然而,“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一句透露出转机,夜啼的乌鸦似乎预示着赦免的喜讯。

诗人的情感在“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中得到了释放。少妇听闻乌鸦啼叫后的心情由悲转喜,她急不可待地想要传达这个喜讯给亲人。这里的“未明”既指时间上的早晨,也隐喻着心境的转变。

最后,“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这段话中少妇似乎在与乌鸦对话,她感激乌鸦传递了赦免消息,并希望乌鸦能在她家的庭院里筑巢,不要让任何灾难降临到这些小生命身上。这既表达了她的感恩之情,也映射出她对未来和平安宁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以及在艰难时刻人们对于好转消息的渴望。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乌栖曲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

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形式: 乐府曲辞

云童行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

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少年行

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对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珰。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形式: 乐府曲辞

忆远曲

水上山沈沈,征途复绕林。

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

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

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