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启南

椅梧生南岳,枝叶交相加。

孤生不自异,众木何其多。

凤凰翔中天,时来息其柯。

中郎久不作,奈此良材何。

谁能为琴瑟,奏曲谐云和。

遂令清庙器,寂寞捐山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椅梧、凤凰、中郎、琴瑟、清庙器等意象,构建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寓意的画面。诗人通过椅梧与众多树木的对比,表达了对独特才能或人物的珍视与孤独感。椅梧虽生长在南岳,却因枝叶交加而显得与众不同,象征着才华横溢但可能被埋没的个体。

凤凰的出现,象征着机遇与赏识。它在中天飞翔,适时地栖息于椅梧之上,寓意着杰出人才在适当时机得到认可与重用。然而,中郎(可能指古代的音乐家或文学家)的久未出现,使得这样的机遇显得尤为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缺乏类似人才的遗憾。

“谁能为琴瑟,奏曲谐云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人才与机遇的结合,如同琴瑟合鸣,和谐悦耳。这里暗含了对能够发现并利用这些人才,创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呼唤。

最后,“遂令清庙器,寂寞捐山阿”则表达了对优秀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清庙器比喻的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却被置于荒山野岭,无人问津,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未能充分发掘和利用人才资源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深刻反映了对人才价值的重视、对机遇与赏识的渴望,以及对社会未能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的忧虑。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赠汝其通

江南有淑女,婉娈美清扬。

芳馨振微风,容华耀朝阳。

被服鲜且丽,不殊古姬姜。

蹇修来何迟,幽独处兰房。

匪无室家愿,夙以礼自防。

一朝君子求,玉帛以时将。

御车迎百两,道路宛生光。

和鸣合琴瑟,宴衎吹笙簧。

顾兹待年者,后处亮无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许克大

春风布寥廓,万卉咸华滋。

灼灼满中园,娩绿还抽绯。

芙蓉抱幽独,兀兀空江湄。

谁云发生晚,无乃未逢时。

一朝秋节至,盈盈花满枝。

回看艳阳质,孰与孤高姿。

时来即成就,晚达奚足悲。

形式: 古风

过梅花道人墓

问津武塘下,揽衣独吟行。

徘徊古道旁,累然见孤茔。

荆榛窜狐兔,牧竖时来登。

橡树半无枝,曲池犹未平。

哀哉梅花庵,一仆不复兴。

空遗水墨踪,允为后世程。

高风董巨间,不得名丹青。

古碑亡文章,但铭卒与生。

生前徇名教,岂乐浮屠名。

将非有深识,季世多兵争。

愚人信因果,庶几保其形。

同时富豪家,厚葬侔山陵。

毁盗殆无馀,遗骸纵复横。

珠柙去已久,蔓草来相萦。

何如一抔下,晏然无震惊。

取重亮在人,信非山水灵。

采芳荐清醑,日落风悲鸣。

遥遥望遐躅,感叹有馀情。

形式: 古风

游宝石山有怀旧游刘廷美沈启南继南兼柬徐时用仲彦辉诸立夫

山灵谢逋客,阴云故瀰漫。

淫雨日潺潺,朝来稍停倦。

出门望西湖,如见故人面。

眷兹宝石峰,楼台忆曾馆。

老僧拥破衲,松下一笑粲。

兴怀旧游者,零落已将半。

凄然不成欢,临风发长叹。

主人远追随,况乃集文彦。

共言春将归,与子同饮饯。

徙倚被层阑,逍遥寄华燕。

畅心风振衣,属耳泉鸣涧。

无端雾雨霏,须臾益零乱。

初疑水气浮,复讶山林暗。

佳景能娱人,过眼无留盼。

一适乃云可,得丧非所患。

嗟彼牛山游,胡为泪如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