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四)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

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

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

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

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

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感怀(其四)》。诗中描绘了在明堂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景,以及宴会中的欢愉与离别的感慨。

开篇“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描述了在明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新年的景象,地点在京师,即当时的首都。接着,“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规模和时间跨度,从清晨到傍晚,再到夜晚,宴会持续不断。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描绘了宴会中宾客们的形象,他们身姿轻盈,结伴而行,显示出宴会的热闹与高雅。“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则通过酒的种类和饮酒器皿的不同,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多样性。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描绘了宴会中音乐与舞蹈的场景,歌声激荡,舞动生辉,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则通过书写文字的动作,表现了文人的才华与激情。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表达了对伴侣的深情与理解,即使周围的人只是发出嗷嗷的声音,真正的伴侣应当相互理解。“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不可避免,即使是欢乐的时光也会带来悲伤。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仰望天空,雪花飘落;低头看地,红花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一切美好事物都难以长久保存,最终都将消失。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总结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百年光阴如同影子一般,转瞬即逝,谁能把握住这有限的生命呢?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五)

在我游帝京,冯宠私自奇。

当年值数子,无复新相知。

中原一顾眄,凌厉有馀姿。

用身常苦拙,此志安得施。

浮沉托大道,四海一栖迟。

时俗溺鄙议,长往不可追。

愿言反初服,白日且逶迤。

酒中念故人,千载为等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怀(其六)

鸿鹄不啸侣,鸷鸟难为俦。

双美无常玩,江汉故分流。

坚芳喻兰石,千载一绸缪。

佳言盈耳哉,良时安可留。

在昔誇中原,数子从我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怀(其七)

孤行苦难立,耿介伤其躬。

世路有姿态,悠悠安所终。

美服光照人,言笑一何工。

抱鼓若籧篨,磬折如转蓬。

轻薄不可视,妖蛊谁能穷。

车马从狭邪,棘生九衢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感怀(其八)

浮云翳高城,回飙生战场。

金鼓使人悲,旗帜亦飞扬。

千载一如此,丘陇递相望。

奈何转蓬士,翩翩常道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