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笺送任叔实

剡溪春水碧鳞鳞,剡水野藤如乱云。

剡人伐藤就溪洗,匠出素笺黄土纹。

大笺敷腴便竿牍,小笺轻盈日千束。

我昔少年贪著纂,累笥连箱输不足。

年来弃置百事休,引腕就书如畏囚。

有时得笺不自爱,杜曲蛮歌相献酬。

世人贵贱随人好,西家弃物东家宝。

退笔成山何足道,为我攻修太玄草。

形式: 古风

翻译

剡溪的春水泛着碧波,野藤犹如纷乱的云彩。
剡地的人砍下藤蔓到溪边清洗,工匠制作出洁白的纸张,上面有黄土的纹理。
大纸适合书写,一天能写很多,小纸轻盈,每天能产出上千张。
我年轻时酷爱编纂书籍,堆积的书籍多得装满箱笼都嫌不够。
近年来我已放弃许多事务,提笔写字仿佛面对囚犯般谨慎。
偶尔得到一张纸我不再珍惜,反而会用它来唱和杜曲的蛮歌。
世人的喜好决定物品价值,西邻的废品东邻视若珍宝。
废弃的毛笔堆积如山又算得了什么,我只是专心研读太玄草经。

注释

剡溪:浙江嵊州的溪流。
鳞鳞:形容水波细密。
乱云:比喻藤蔓纷繁。
剡人:剡地的人。
素笺:未经染色的白纸。
黄土纹:指纸张上的自然纹理。
竿牍:竹简或木牍,古代书写工具。
轻盈:形容纸张数量众多。
纂:编纂书籍。
累笥连箱:堆积如山的书籍。
畏囚:像对待囚犯一样慎重。
杜曲:唐代长安附近的地名,以诗歌闻名。
蛮歌:异族或地方特色的歌曲。
献酬:互相赠唱。
贵贱随人好:价值取决于他人的喜好。
西家弃物东家宝:东西的价值因人而异。
退笔成山:废弃的笔多得堆成山。
太玄草:古代一部哲学著作《太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剡溪的春水与溪边藤蔓的生动景象,以及剡地造纸的独特工艺。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对学问的热爱,曾大量收集剡笺用于读书写作,甚至不惜花费大量财物。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对学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如今对得来的笺纸不再珍视,甚至用它们来交换杜曲的蛮歌,显得有些消极。

诗中反映出世态炎凉,物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喜好,昔日视为珍品的笺纸现在可能被他人弃如敝屣。诗人以“退笔成山何足道”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感慨,最后提到自己专注于研习太玄草(可能指道教经典),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整首诗寓言性强,既有对往昔生活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学问态度的转变。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浴蚕沙溪水一首为上饶陈烈妇作

浴蚕沙溪水,采桑玉山巅。

丝成白棱棱,胶作烈妇弦。

烈妇何所言,弦中意缠绵。

一说鸾影孤,二诉雏巢穿。

巢穿尚可葺,影孤恨终天。

有食不自肥,众禽仰喉咽。

真宰悯其疲,劳役尽弛蠲。

及今雏长成,雏群亦蹁跹。

朝阳照岩林,枯槁生光妍。

黄檗谁谓苦,铁石谁谓坚。

请君屏俗耳,听我沙溪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班溪

我爱班溪班,班班为谁好。

于时九秋晚,霜叶红不埽。

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

累累牛羊队,洒洒鱼龙道。

崇丘尚多菜,残村几经潦。

故物一若斯,今我胡不老。

过从幸相狎,聊坐畅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积雨小斋喜袁太初舒叔恭两生至

春山日日寒风雨,一日天晴花欲舞。

林暄洞屋散窑烟,水活溪岩落冰乳。

嗟余郁郁无所适,方对青山一开户。

苍袍紫帢两少年,健足齐扳气如虎。

名区入眼疑未快,忽肯扪萝到兹土。

霜蔬处处稀尚摘,腊酒家家寒未煮。

相看气味太村野,自喜谈谐少城府。

舒郎十八白眉长,四海龙门有明父。

袁郎皎洁巧步趋,出语珠圆吾所许。

人言风骨须晚秀,早慧譊譊天谩与。

吾评此论殊未公,峻诋曾经孔文举。

歌成高轩已年倍,赋解鸣蝉容客睹。

吾山虽穷有灵迹,雪瀑丹崖相媚妩。

留君待作大雷吟,莫学痴儿生吴语。

形式: 古风

读福建廉访辅大使遗事

臬官难称是闽中,遗爱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笔,岁时笾豆素王宫。

一生姜桂那时辣,百死江湖必向东。

从古仁贤有家世,名郎台阁已生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