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其二)

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

古剑髑髅前,大海波涛沸。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首句“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端环境中的渺小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抬头看不到天际,象征着人无法把握生命的终极意义;低头看不见大地,意味着人难以触及生命的根基。

接下来的“古剑髑髅前”,将场景进一步深化,引入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轮回观。古剑代表了历史的见证,髑髅则是生命消逝的象征。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暗示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短,但其影响却可能如同古剑一般,历久弥新。

最后一句“大海波涛沸”,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生命的波动与变化。大海波涛的沸腾,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情感、社会变迁乃至宇宙规律的一种隐喻。它提醒人们,无论个体如何努力,都无法完全控制或理解周围的世界,生命就像海浪一样,既有平静也有狂澜,充满了不可预知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宇宙广阔、人生短暂的感慨。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想象力,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5)

释法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三首(其三)

今年七十五,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泥蛇吞石虎。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颂古二首(其一)

世尊只眼通三界,外道双眸贯五天。

华意正浓桃脸笑,春光不在柳梢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二首(其二)

背触人难会,凭君子细看。

片云才出洞,遮却面前山。

形式: 偈颂

白云洞

早向珠囊见,今亲历洞门。

削成青玉壁,擘破白云根。

冷射筇□色,浓□古藓痕。

坐来肌骨爽,□□湿琴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