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为孙山人题画》。诗中描绘了一幅疏林平远、山色空蒙的画面,通过倪云林的笔墨,将这份自然之美带入人间。诗人以“每爱”开篇,表达了对这种景色的深深喜爱之情。接着,“疏林平远山”四字勾勒出一幅宁静开阔的山水画卷,林木稀疏,山峦连绵,展现出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意境。
“倪迂笔墨落人间”一句,巧妙地将古代著名画家倪瓒的画风与眼前之景联系起来,暗示了这幅画作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着倪瓒那种追求简淡、自然的美学精神。通过“落人间”,诗人强调了这幅画作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将倪瓒的画意带入了世俗生活之中,让寻常百姓也能感受到其间的韵味和哲思。
后两句“幽人近卜城南住,写出春风水一湾”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这里“幽人”指的是隐居者,诗人想象着一位隐士在城南择地而居,他或许正是那位画家,用画笔捕捉到了春水潺潺、微风轻拂的景象。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赞美了画作的高超技艺,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李流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一幅画作转化为富有诗意的叙述,使得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