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豆谣

四方金银入天府,堆积如山贱如土。

尚方承诏役良工,冶银作豆凡几颗。

颗颗匀圆两铢重,朱函进入蓬莱宫。

御手亲将十馀把,琅琅乱洒金阶下。

万颗珠玑走玉盘,一天雨雹敲鸳瓦。

中官跽俯鱼鳞集,两手如耘竞前拾。

拾多拾少曾盈袖,金珰半堕罗裳绉。

嬴得天颜一笑欢,拜赐归来坐清昼。

闻知昨日六宫中,翠娥拾得黄金豆。

别有银壶薄如叶,并刀剪碎盈丹匣。

也随银豆洒金阶,满地春风飞玉蝶。

每月中官拾几回,豆将盈斗叶成堆。

日用奢华不曾惜,满函犹似雪皑皑。

谁知此是民膏血,一黍半铢非易得。

内中宝藏固如山,悬溜能穿太山石。

君不见民餐木皮和草根,梦想豆食如八珍。

官仓有米无银籴,操瓢尽作沟中瘠。

明主由来爱一嚬,安邦只在恤穷民。

愿将银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万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银豆谣》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明朝宫廷中对金银豆的奢华消费,以及这种奢侈背后对民间百姓沉重赋税的深刻讽刺。诗人通过描述金银豆从采集、制作到宫廷分配的过程,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靡与浪费,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奢侈生活对普通民众的压迫。

诗中的“四方金银入天府”,形象地描绘了金银豆的来源,它们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于皇家仓库,却如同泥土般廉价。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以及宫廷对民间资源的大量汲取。

“尚方承诏役良工,冶银作豆凡几颗”则点出了金银豆的制作过程,宫廷命令工匠精心打造,每颗豆子都均匀圆润,重两铢,精致而珍贵。然而,这些豆子最终被送入皇宫,成为宫廷贵族的玩物。

“御手亲将十馀把,琅琅乱洒金阶下”描绘了皇帝亲自参与金银豆的分配,场面壮观,但这种行为实则是对民间财富的掠夺。豆子洒落金阶,象征着宫廷的奢华与浪费。

“中官跽俯鱼鳞集,两手如耘竞前拾”描述了内侍们争先恐后地拾取金银豆的情景,表现了宫廷内部的贪婪与竞争。豆子虽小,却能引发如此激烈的争夺,反映出宫廷内部的腐败与不公。

“嬴得天颜一笑欢,拜赐归来坐清昼”则描绘了获得金银豆的喜悦,以及其带来的短暂满足感。然而,这种满足是建立在对普通民众剥削的基础上的,是不道德的。

最后,“谁知此是民膏血,一黍半铢非易得”强调了金银豆的来源,它们是民众辛勤劳动的成果,却被宫廷挥霍一空。这不仅是对宫廷奢侈生活的批判,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腐败,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对普通民众的负面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收录诗词(48)

杨守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赴临洮

秋日皓皓霜露稀,秋江水落凫雁飞。

远客孤舟下南浦,临风解缆情依依。

问君西流向何处,云向临洮戍城去。

洗马初翻浙海波,鸣鞭渐拂秦山树。

秦山西连陇山道,满地黄云和白草。

鸟鼠三春雨雪深,鱼龙十月凝冰早。

冰雪连营岁巳残,将军犹欲历重关。

弯弓逻逤城头路,挂剑条支海上山。

君时谈笑青油幕,夜枕交戈晓横槊。

功成凯奏拜侯封,衣冠画在麒麟阁。

形式: 古风

题秋江别意

蛟门九月天雨霜,潦尽潭清水痕改。

鸿雁来时月满洲,蛟龙蛰处云连海。

君在蛟门客舍中,卧听落叶鸣悲风。

万里愁心双阙下,十年归梦五湖东。

今朝拂树临江涘,病马萧萧挂行李。

断霞犹照竹山坡,新烟正隐梅墟市。

古渡烟深水满堤,败荷枯苇共凄凄。

缘江客棹将摇橹,隔岸人家尚掩闺。

总戎出郭来相送,驿路鸣珂拥宾从。

杨柳风高鼓吹喧,蒹葭露湿旌旗重。

官亭置酒敞云扉,酒酽莼香鲈蟹肥。

黄花晚对琼筵落,白鸟寒冲玉帐飞。

骊歌乍逐菱歌断,更促繁弦随急管。

舟人时报晚潮生,坐客翻嫌晴漏短。

酒罢临岐对夕阳,可怜一别成参商。

虎蹲山南海荡荡,马阻汇北天茫茫。

蒲帆片幅随风去,知向前江泊何处。

路指东湖雨后山,天横冀北烟中树。

旧日三鳣下讲堂,明朝驷马谒明光。

春风被酒看花处,莫忘秋江别意长。

形式: 古风

题李御史琨山水图

有山突起何峥嵘,下带叠巘纷纵横。

泰岳千峰表日观,天台万仞开霞城。

平林窈窕连长麓,远近人家几茅屋。

幽亭不见客经过,芝草琅玕春自绿。

石梁横去水涓涓,一出前山势渺然。

彭蠡晴波九江入,吴松春涨五湖连。

孤舟一叶中流渡,散尽沙头群白鹭。

舟中疑是绣衣人,四面青山随指顾。

绣衣今去远观风,大江南北广西东。

何处江山如此画,归来说与镜川翁。

形式: 古风

题画马

房星委地光如虹,渥洼水与银河通。

漫说千金大宛种,争看八尺荥河龙。

乘风一跃临空谷,凤臆龙鬓耳批竹。

紫艳煌煌迥射人,红光赫赫长喷玉。

霜蹄蹴踏蓟门秋,誓与八骏驱仙辀。

不知伯乐竟何在,尽谓驽骀翻见收。

几年伏枥柴门里,空向西风时掉尾。

饥肠谁饲玉山禾,渴喉谩想瑶池水。

由是低头逐蹇驴,不堪憔悴走泥涂。

壮心尚自轻千里,逸气由来凌九区。

天闲十二知何处,明日长鸣籋云去。

一顾当空万马群,金鞍玉勒随龙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