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会月

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

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

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

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微风吹过水面,今晚为何如此清凉。
高楼上的人还未下来,孤独的树上鸟儿不断受惊。
寒冷的夜漏(漏壶)滴答声急促,秋江广阔无垠地横亘眼前。
心中充满对六朝兴衰的哀伤,月光依然照亮空荡的城市。

注释

疏飒:轻微而稀疏。
水风:水面吹来的风。
此宵:今晚。
太清:过于清冷。
危楼:高楼。
人未下:人尚未离开。
独树:孤独的树。
鸟频惊:鸟儿频繁受到惊吓。
寒漏:寒冷的夜漏(计时器)。
三更急:深夜的滴水声急促。
秋江:秋天的江面。
万里横:广阔无边。
凄然:凄凉。
六朝恨:对六朝兴衰的感慨。
依旧:依然。
空城:空荡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寂寞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哀思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疏飒水风起, 此宵何太清。" 这两句描写了秋夜的环境,水面上吹拂着微弱的风,带来了阵阵清凉,让人感到这一晚格外地清冷。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凉意的氛围。

"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 疆高的大楼上还没有人下来,可能是因为夜深了,人们都已经休息,而在孤零零的树木间,鸟儿似乎被什么惊扰,不断地发出叫声。这两句诗强化了秋夜的寂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安和紧张的情绪。

"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 这里的“寒漏”指的是冷清的夜晚的流逝时间,而“三更”则是古人计时法中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诗句表明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秋江万里横" 描述了广阔无垠的秋夜江景,这个横贯千里的江河仿佛是连接着天地的线条。

"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哀思和对往昔繁华已逝的感慨。“六朝”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建康(今江苏南京),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遗恨,而现在这座空城依旧矗立,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和时间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物描写,引出了深沉的历史哀思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篇集自然意境与历史文化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怀古二首(其二)

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

设险邱陵荒蔓草,压村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客感

行子征骖去易迷,故乡回首在天涯。

春心南陌风光远,晓梦西楼月影迟。

沈客带宽无奈瘦,阮生车断不胜悲。

花狂蝶乱家园晚,何事东归竟未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郊外

十里烟郊昼景和,春閒流水渌生波。

楼前人意望无尽,柳上风光来最多。

雨歇陇云犹漭瀁,草薰村燕自经过。

匆匆归路迎残照,尚得桑间驻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柳河馆

柳河山外日晖晖,柳色犹枯草正腓。

阴壑水声多北注,晴峰云影尽南飞。

黄牛拥毳争春耦,白马弯弧落暮围。

路入陇尘谁与问,桑间胡女避人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