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厓林豸史泛湖北抵华不注山夜从陆归二首(其二)

黄昏过别业,却见旧山僧。

客驾聊云息,乡愁转更增。

水光浮夜月,林影散秋灯。

隔苑闻寒犬,高轩醉懒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乡愁和自然之美。

首句“黄昏过别业,却见旧山僧”,点明时间与地点,黄昏时分,诗人经过自己的别墅,意外地遇见了老友山僧,这一偶遇勾起了他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客驾聊云息,乡愁转更增”两句,写出了诗人短暂的休息后,心中涌起的更加浓烈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客驾”指代外出旅行的车马,诗人或许在旅途中暂时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但这份宁静反而加剧了他的思乡之苦。

接下来,“水光浮夜月,林影散秋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水面反射着夜月的光辉,林间的光影在秋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隔苑闻寒犬,高轩醉懒乘”则通过听觉和动作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远处传来寒犬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而诗人自己,则是选择了留在高轩中,不愿轻易起身,这既是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在静谧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以暂时的慰藉,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故乡、友情以及人生旅途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后三日登龙洞山二首(其一)

海峤烟霞满,登临爱积阴。

绿苔穿岭滑,黄叶缀岩深。

宛宛鹿麋径,泠泠泉涧音。

高人或住此,精舍杳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后三日登龙洞山二首(其二)

寺古犹存佛,山深少见僧。

迟徊意不极,去住感偏增。

树隐青林店,龛明白石灯。

峭峰吾欲上,未有鹤堪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宋驸马园亭访东石谈子遇雨

却访故人处,遥来公主园。

湿云蒸锦树,鸣雨过华轩。

槛近浮鸥接,庭深乳雀喧。

将求卜居意,相对已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赠周文都

君乘别驾车,南征千里馀。

予为燕市客,岁杪意何如。

日隐川原暮,江涵云水虚。

新春见回雁,知有秣陵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