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追和归去来

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

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

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

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解我簪绂,即吾蓬门。

里闬虽异,室庐具存。

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

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

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

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

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

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

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

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

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

有客过门而问予,何不返乎先畴?

羊肠纵辔,夜壑移舟。

空断梗之因风,昧死狐之首丘。

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

予既谢夫不敏,愿进言而少休!已矣乎!

虫以其能知时,祸生有胎神岂留。

羡其可久将安之,焉用必归去自修!

乃其期想荒芜之六凿,时载耨而载耔。

幸洒然而无著,遂寓怀于此诗!

岂前人之敢及,庶知予自信而不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次韵子瞻追和归去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声。接下来的“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两句,通过对比水鸟与鹤的不同特性,以及生命中的断断续续,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苦短。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的不可追回,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接着,“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表明诗人已经意识到过去的错误,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则体现了诗人对顺应自然规律、适时调整生活状态的理解。接下来的“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则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不必过分追求细节。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解我簪绂,即吾蓬门”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愿意放弃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接下来的“里闬虽异,室庐具存。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则进一步强调了物质的简单与精神的富足。

“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则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以及对生活的节制与满足。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则描绘了诗人与外界的互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接下来的“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与不舍。

“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则表明诗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最后,“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与随缘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远望西山积雪

积雪西山秀,仙峰玉树林。

冻云添暮色,寒日淡遥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端宁殿斋居

肃肃群籁屏,袅袅炉烟舒。

诹日躬禋祀,濯祓临斋居。

辉辉阁西日,流影照绮疏。

坐久微风来,冷然吹衣裾。

霁心观万象,默见天地初。

感神在至诚,宁俟灌鬯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赐直?巡抚于成龙

自昔崇廉治,勤思吏道澄。

郊圻王化始,锁钥重臣膺。

政绩闻留犊,风期素饮冰。

勖哉贞晚节,褒命日钦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苑西新柳二首(其一)

岸草青回太液池,春来又见柳垂丝。

东风小苑三眠后,最爱鹅黄蘸水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