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麓深固轩

湘西峰顶寺,楼阁藏烟翠。

危台占峰颠,小轩寄幽致。

游人常不到,石壁照溪邃。

于世复何求,此生眠食耳。

翛然亦何有,蒲团空曲几。

凭高俯城郭,车马环磨蚁。

城郭望诸峰,时见孤云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深固轩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湘西峰顶寺,楼阁藏烟翠”以峰顶之寺为起点,描绘出山中楼阁隐于烟雾翠色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意境。接着,“危台占峰颠,小轩寄幽致”进一步展示了建筑的位置与环境,危台位于峰顶,小轩则寄寓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雅致。

“游人常不到,石壁照溪邃”描述了此处少有人迹,只有石壁映照着溪流的深邃,更添一分幽静与神秘。诗人接着抒发了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于世复何求,此生眠食耳”,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不屑,只愿在此处安度余生,享受自然的馈赠。

“翛然亦何有,蒲团空曲几”则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最后,“凭高俯城郭,车马环磨蚁”将视角拉回人间,通过对比城郭与山中景象,展现了世间的忙碌与山林的宁静,引人深思。

“城郭望诸峰,时见孤云起”收尾处,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峰,以及偶尔飘过的孤云,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岳麓深固轩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赠别通慧选侄禅师

选本住山人,精进激惰懒。

规模如乃翁,铁喙石肝胆。

岂特七闽英,盖亦丛林拣。

子少长庚晓,我老碧云晚。

相亲出数面,别袂聊一挽。

是非一言足,勃窣百事办。

分携青蘋湾,相对秋满眼。

形式: 古风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夜清成水宿,月出波滟滟。

那知是中秋,老眼欲凄眩。

此生天地间,飘泊如蓬转。

朅来泊湘濒,此月凡七见。

冰轮上天衢,万里不知远。

夜深度明河,轮侧明河浅。

西楼欲吹笛,馀声落哀怨。

魂清到月胁,寒露纷满面。

林光泼流泉,天大微云卷。

阿崇具纸笔,橘亦磨破砚。

诗成月华清,幼妇与黄绢。

形式: 古风

邓循道分财赡族湘阴诸老赋诗同作

卜式与弟赀,如塞无底窦。

其爱止弟耳,亲旧竟何有。

二疏得赐金,尽以散亲旧。

但可施一时,安能继其后。

然于简编中,耿光白如昼。

邓侯功名姿,颖脱盖天授。

分财赡族人,约券规永久。

君看纯孝心,履狶先履瘦。

纷纷窭人子,悬鹑露两肘。

雨雪抱儿女,扣门易升斗。

邓氏岂无贫,炊烟满蓬牖。

安知寒微中,不复生奇秀。

阴功虽无形,报应捷于口。

此风起颓俗,能使薄者厚。

作诗附家传,想见为拊手。

形式: 古风

赠陈静之

仙郎如惊鸾,风格殊秀整。

文章体自然,五色丽云锦。

纷纷少年场,英气横笔陈。

家声盛汉魏,未暇数唐晋。

元龙特豪伟,太邱苦刚正。

相逢黄卷中,崔嵬山岳峻。

君当世其家,已见逸群骏。

笑谈不自觉,满坐湖海韵。

富贵率致身,华裾宜绿鬓。

功名偶然耳,何必以身徇。

未近翠云裘,先看班玉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