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九月与殿卿一同登南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处处登高白发新”中,“白发新”不仅点出了诗人年岁已高,白发新生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次句“年年陶令罢官贫”,借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罢官归隐后生活贫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第三句“萧条岂少东篱菊”,以东篱菊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清雅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冷清与寂寥。最后一句“不见当时劝酒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友人、欢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