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有怀如璧道人二首(其一)》。诗中以“道人”为对象,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道人诗思泻江湍”,生动描绘了道人的诗歌创作如同江水般奔腾不息,充满激情与灵感。这里的“泻江湍”形象地展现了诗思的充沛与流畅,仿佛江水一般源源不断。
次句“乞食侯门铗屡弹”,则揭示了道人生活的清贫与独立。他不得不在贵族府邸间乞食,而“铗屡弹”则暗示了他在这种境遇下的无奈与挣扎。这不仅反映了道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坚守。
后两句“铺褐卧云何处去,不应投老累儒冠”,表达了诗人对道人未来行踪的关切与期待。他询问道人将去哪里,是否会在年老时仍被儒家礼教束缚。这里既有对道人自由选择的尊重,也蕴含了对传统束缚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独特的个性与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佩与怀念。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