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刘道士的隐士在白云山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道士的超凡脱俗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紫华阳巾白羽衣”,以“紫华”和“白羽”为道士的服饰点缀,暗示其身份的神秘与高洁。接着,“幼辞家舍入岩扉”一句,点明了道士自幼便远离尘嚣,遁入深山修行的生活选择。
“灵书注就参同契,绝字修成杜德机”两句,通过描述道士精心研读道家经典,追求精神与道德的完善,体现了他对道学的虔诚与执着。
“著屐看松逢伴少,荷锄栽果到城稀”则描绘了道士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孤独,他独自漫步于松林之间,偶尔与自然相伴;在田间劳作,却鲜有人识其行迹,凸显出他的隐逸之志。
最后,“萧萧落叶空山夜,独礼寒星待鹤归”将画面拉至夜晚,落叶飘零,空山寂静,道士独自对着寒星祈祷,等待着仙鹤归来,这一场景既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寄托了道士对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道士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