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苍藓尚知心,野径荒泉许重寻。
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
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
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开篇“白云苍藓尚知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感应与理解,白云、苍藓都是大自然的象征,通过它们来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野径荒泉许重寻”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求。
接着,“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描绘了诗人独自骑马离城,来到了一处被众多松树所围绕、隐秘而深远的古寺。这里的“深深”不仅形容了空间之远,也表达了心灵之幽静。
中间四句“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则是诗人在山寺中与友人的共游体验,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们仿佛没有达到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在自然中尽情享受;半醉之时,诗人独自吟唱,似乎只为自己而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的自由态度。
最后,“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则是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慨,以及通过自然之变化来领悟历史变迁和永恒不变哲理的体验。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告诫读者,要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以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松阴佳处路宜迟,裹袖寒鞭马上垂。
邂逅同倾九日酒,凄凉暗诵十年诗。
试回白首思前事,未觉青山减旧时。
节后骚英应好在,煮茶更与野僧期。
山寒小雨晴,落叶献秋声。
酒可诸僧共,诗须此老评。
钩帘脩竹净,辟户远江横。
相送依依意,丹青画不成。
荒山过雨薄寒新,洗尽西风扇底尘。
萍梗江湖今故国,干戈天地几遗民。
向来佳节都如梦,不谓衰年剩此身。
草草儿曹一杯酒,谁欤可与话酸辛。
山雨初开一望之,似无筋力可登危。
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乱离。
今岁江南犹有酒,吾曹天下谓能诗。
肯来吊古酣歌否,恰放黄花一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