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

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

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

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

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变迁和人生离合的感慨。

首联“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诗人以“梁案”比喻家庭的纠纷与矛盾,感叹在家庭的苍茫变化中,夫妻间的分离让人感伤不已。这里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颔联“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描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他仿佛在梦中穿越山岭,脚踏芒鞋,尽管头发蓬乱,却依然坚强地面对人生的岔路口。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形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

颈联“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对比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个人命运的飘零无依。春天草长莺飞的美好景象与诗人此时孤独无助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尾联“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无奈,以及家人试图慰藉他的场景。最后一杯酒饮尽,春天已经过去,孩子们在北堂为他敬酒,但这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家庭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亲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二)

偕老刚符百十龄,相期白首影随形。

无端骨肉分三地,遥比河梁隔两星。

莲子房深空见薏,桃花浪急易飘萍。

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一)

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

自羞东嶂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

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

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

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

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

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

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桂丹盟超万擢保定同知寄贺以诗并答来书所询近况即次见示和杨雪原韵二首(其一)

枳棘频年厄凤鸾,直声今果报迁官。

有人门上嗟生莠,从此河干重伐檀。

鹰隼出尘前路迥,豺狼当道惜身难。

头衔冰样清如许,露冕从容父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