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刚父见简韵(其二)

读书知姓名,心死非貌敬。

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

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

形式: 古风

翻译

通过读书能识别人名,但内心冷漠并非表面恭敬。
光明的回归不在于微小,它高悬在中天,像西边的支柱。
在空寂的山中有一张木榻,周围绿树成荫,风雨小径也充满生机。
寒冬时节别忘了我,用心吟咏匡山的美景。

注释

读书:通过学习和阅读。
心死:指内心冷漠。
貌敬:表面上的恭敬。
昭回:光明的回归,比喻重要的事物。
中天:天空中央。
西柄:西方的支柱,象征重要地位。
空山:寂静的山林。
三木榻:简陋的木制床榻。
风雨径:风雨中的小路。
岁寒:寒冬时节。
毋忘我:不要忘记我。
匡山:可能指具体的地方,也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文雷所作的《次陈刚父见简韵(其二)》。诗中表达了对知识与内心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真正的敬意源于内心的认同而非表面的恭敬。"昭回不在小"暗示了智慧和伟大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中天揭西柄"象征着真理或高尚品德如同天空中的北斗,指引方向。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空山三木榻,绿满风雨径",寓意在孤独的环境中也能坚守自我,享受自然的馈赠。最后两句"岁寒毋忘我,细意匡山咏",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岁月里,也要铭记彼此,深情地歌咏生活的哲理。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富有哲思的诗歌。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域图

大哉天地间,品类不可齐。

谁为好事人,貌此县度西。

松花琐碎沙草肥,是间可牧羊千蹄。

可怜群鹿正走险,或尔剥割衣其皮。

啜湩树桦尚有理,穴?插齿吁何为。

吾闻中原全盛时,重译解辫朝京师。

怀方象胥饬乃事,幻人诡伎何能奇。

煌煌烈祖鉴古作,玉斧画地分华夷。

羌浑何者宅荥洛,蠕蠕异类方纷披。

或为盘瓠孙,或为天狼妻。

冠带之国尽狐兔,玉门万里那得知。

还君此画双涕洟,愿赋周官王会诗。

形式: 古风

观化

屋角有蜘蛛,结网大如箕。

有来者蜻蜓,飞飞堕其围。

嗟汝水之生,爬沙自足嬉。

忽然凌空游,蜂虿避路驰。

一朝婴祸罗,羽翼安所施。

蜘蛛虽未出,狼狈已可期。

我欲起救汝,正坐手足疲。

噫吁嚱,悲弗悲,蜘蛛亦有黄雀随。

百虫相残人不管,人兮食人天岂知。

形式: 古风

近报(其二)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见平林枣颊赪。

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

漆城按堵宁辞荫,石马沾沟会有神。

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和陶(其一)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