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卜居石塘

郁郁市上尘,殷殷大道辙。

曾见朝荣人,夕与浮云灭。

老去消妄缘,贫乐存微节。

安能久蒙淄,缟衣使之涅。

有山罗浮阳,有水如沧浪。

朱霞灿奇木,立壁呈帆樯。

问俗得葛天,井里惟农桑。

白屋架崖岫,澄渊涌石塘。

此去若武陵,红树为仙乡。

吾将移畚笠,放犊芳洲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郁郁市上尘,殷殷大道辙”开篇,对比了繁华都市的喧嚣与尘埃,与后文所描绘的清新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

“曾见朝荣人,夕与浮云灭。”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强调了诗人对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的追求。接下来,“老去消妄缘,贫乐存微节。”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

“安能久蒙淄,缟衣使之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缟衣”象征纯洁与高洁,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的污浊所侵蚀,希望保持心灵的纯净和高尚品质的决心。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图景:“有山罗浮阳,有水如沧浪。朱霞灿奇木,立壁呈帆樯。”山川壮丽,水波荡漾,奇木繁茂,壁立千仞,仿佛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问俗得葛天,井里惟农桑。”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葛天氏之民,以及井边农桑的日常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淳朴、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

最后,“白屋架崖岫,澄渊涌石塘。”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预示着诗人即将找到理想的栖息之地。“此去若武陵,红树为仙乡。”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或隐逸生活的憧憬。

“吾将移畚笠,放犊芳洲旁。”诗人决定放下劳作的工具,让牛羊在芳香的洲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怀王园长先生

先生抱至道,履险如不闻。

一诚孚豚鱼,乃复格兽群。

当时失重渊,智者为纷纭。

余观造物宰,冥漠断有分。

羑里厄圣贤,入火固不焚。

目断西飞鸟,无由寄海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查邑侯内招

应龙在赤水,鳅鲋咸沾濡。

一朝负赤木,矫首淩天衢。

沾濡欣有托,去我岂不孤。

当春草木长,桃李馀芬敷。

既爱桃李荣,下及存栎樗。

相安在和煦,后恐雷电殊。

清晨戒黄犊,老幼为奔趋。

行将对高阙,莫惜及民肤。

形式: 古风

澳门览海

生处在海国,中岁逢丧乱。

豪怀数十年,破浪已汗漫。

故人建高纛,楼船若鹅鹳。

因之慰奇观,地力尽海岸。

西夷近咸池,重译慕大汉。

宝玉与夜珠,结市异光灿。

若梦游仙瀛,金宫赤霞烂。

危楼切高云,连甍展屏翰。

水上多神山,青削屡续断。

澄波或如镜,一叶亦足玩。

及尔长风回,气息忽已换。

狂澜渺何穷,万里生浩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答谢伯子先生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

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

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

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

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

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

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

余有故国叹,剥落悲荒丘。

快此最遍地,农贾饶身谋。

鱼盐结海市,蜃气集云楼。

武陵无复睹,渴览海天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