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同栽甫过小素梅阁听曲

变徵无端遏不回,流云忽断夜寒催。

犹能敛气归弦柱,剩欲闻歌覆酒杯。

袅袅春幡原曩见,深深帘烛又宵来。

坐令投老龟年泣,楚调秦声尽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变徵的乐音无法阻止地消逝,夜晚的浮云突然断裂,寒意更甚。
还能收敛心神回到琴弦与琴柱之间,只想借歌声和酒杯排遣愁绪。
昔日轻盈的春幡似乎再次浮现眼前,深深的帘幕后的蜡烛又迎来了新的夜晚。
就这样,岁月流逝让我老去,如同乌龟流泪,楚地的曲调和秦国的歌声都充满哀伤。

注释

变徵: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式,这里指悲伤的音乐。
遏:阻止,停止。
流云:流动的云彩,比喻时光流逝。
夜寒:夜晚的寒冷。
敛气:收敛气息,集中精神。
弦柱:琴弦上的支柱,代指琴。
闻歌覆酒杯:借歌声和饮酒来排解情绪。
袅袅:形容轻盈飘动的样子。
春幡:春天的旗帜,古时习俗在立春日挂春幡。
帘烛:室内悬挂的蜡烛。
投老:渐渐老去。
龟年:长寿的象征,此处指年老。
楚调秦声:泛指各地的音乐风格,这里可能暗含离别或故乡之感。

鉴赏

这首诗是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名为《春夜同栽甫过小素梅阁听曲》。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怀旧之情的诗篇。

首句“变徵无端遏不回”表达了对音乐即将消逝而不能挽留的感慨,"流云忽断夜寒催"则描绘出一幅夜色中突然间风云变化、夜冷侵袭的景象。

接着,“犹能敛气归弦柱”表现了诗人对音乐还在继续进行中的期待,而“剩欲闻歌覆酒杯”则是诗人希望在美妙的音乐和酒宴中寻求片刻的慰藉。

下一联“袅袅春幡原曩见,深深帘烛又宵来”通过对室内布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夜晚静谧氛围的享受。

最后,“坐令投老龟年泣,楚调秦声尽可哀”则是诗人在听曲中感触颇深,通过音乐来表达他内心的悲凉与哀婉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一)

南风三日不成雨,化作春云绿似螺。

不负小楼辽望意,看花评画忆鹰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与献臣希深伯中源叔景纯会饮城东小园(其二)

林间晓日静晖晖,判共山公倒接䍦。

不信佳人唱花落,试寻栏畔有空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千叶牡丹

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

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

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大礼庆成

上帝怀明德,圆坛展盛仪。

南城七里路,三岁一郊时。

豫动森华盖,乾行俪绛螭。

山河对旒冕,辰象倚旌旗。

尔祏前增谧,皇灵下告慈。

密都俄奠玉,清庙遍尝粢。

田烛纷先置,轩营肃左移。

礼行忘景晏,恩厚觉寒迟。

紫宙天鸿洞,宾柴燎陆离。

合祛联祭秸,妥侑判纯牺。

啜食千华炬,陪祠万翠緌。

开天浮协气,亘海受洪釐。

爱日兼祥至,随风与令驰。

群心乐更始,徽册贶颛辞。

尧舜文章焕,渊云颂叹疲。

无阶效论报,敢告日孜孜。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