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生谩与蠹鱼同,白发难收纸上功。
辅嗣易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
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秋夜偶书》,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学问生涯的感慨。首句“此生谩与蠹鱼同”,以“蠹鱼”自比,寓言自己一生沉迷于书籍,却未能取得显赫的功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次句“白发难收纸上功”,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逝,学术成果虽多,但青春不再,无法挽回。
第三句“辅嗣易行无汉学”,提到辅嗣(王弼)的哲学思想易于理解,但缺乏深度的汉学研究,暗示自己对于学问的追求可能过于浅薄。第四句“玄晖诗变有唐风”,则借唐代诗人韦应物(字玄晖)的诗歌风格变化,表达自己在文学创作上试图追寻唐人的韵味。
接下来两句“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灯光摇曳,虫鸣不断,更显得深夜难眠。最后,“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以感叹故友们的荣华富贵,反衬自己的寂寥,同时借扬雄的典故,表达对才华被忽视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自我,既有对学问生涯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赵师秀独特的个人风格。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凡有栏干处,秋来遍往还。
就中惟此地,全得见西山。
雁落遥沙小,人登废垒闲。
因怜一州景,皆在夕阳间。
蓍草占秋动,逢秋早得归。
本非为事迫,不欲与心违。
波净孤萤度,宵凉数叶飞。
远怀高卧者,微月闭松扉。
我亦将归者,先行极羡君。
惟因交已久,颇觉意难分。
江满帆侵树,山高烧入云。
他年有书札,彼此访耕耘。
小壶纯素无文采,验是殷商物至今。
损处怕教凡手触,铸时应有吉星临。
久藏厚土金声尽,微贮清泉翠色深。
持赠高人安几席,为勾古意入新吟。